本报讯 (记者 王 巍)近日,行唐县工商局正式向国家商标局递交了“行唐大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注册材料,有望成为我市继“赞皇大枣”、“赵县雪花梨”、“平山绵核桃”之后的第四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行唐是千年古县、红枣之乡,也是我国红枣的主产区和红枣文化的富集区。几千年来,枣乡群众就和枣树结下了不解之缘,人育树、树养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该县红枣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大,并以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在全国同类展品中多次获得金奖。据了解,目前,该县红枣年产量达到8000万公斤,其中,蜜枣产量为2400万公斤。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行唐大枣之乡”和“中国优质大枣产业基地”。
“2004年以前,行唐县蜜枣加工行业企业多达100余家。这些企业多为蜜枣加工小作坊,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使得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卫生和质量难以保证,成为当地红枣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问题。”行唐县工商局局长韩东华介绍说,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行唐县工商局对当地蜜枣加工企业进行了集中整治。经过多年的资源整合,如今,行唐县的蜜枣加工企业数量缩减至20家,但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不少企业已实现资产上百万元。企业加工能力也由2004年以前的月产1万-1.5万公斤,提高到目前的日产5000公斤左右。
韩东华告诉记者,蜜枣加工具有很强的节令性,但是,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现在大部分枣品加工企业都建设了自己的冷库,企业的蜜枣生产加工时间也较过去有所延长。
在加强资源整合的同时,行唐县甲壳素红枣有限公司还利用“甲壳素与红枣双重功效相结合生物技术”,历经四年的努力,开发了“太康”牌甲壳素红枣,填补了国内红枣类甲壳素产品的空白。产品创新,使得行唐大枣这一老产业又有了新亮点。甲壳素红枣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达到每公斤200多元。此外,行唐县工商局还成功注册“行唐大枣”域名,并制作了相关网站,用于对当地大枣进行宣传。
近年来,行唐县的红枣产业快速发展,新的问题却也渐渐凸现。“没有商标,已经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行唐县的兴隆果品厂负责人刘吉平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生产加工的蜜枣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厂到现在还没有合法有效的商标标志。“没有商标,我们的蜜枣产品就很难在市场上长期站住脚跟,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
“‘行唐大枣’一旦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地大枣产业就有了护身符,企业就可以彻底打消这些顾虑。”行唐县工商局经检科有关负责人说道,“行唐大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成功后,他们将立即着手建立以该商标标识为依托的营销网络,统一产品的装潢和标识。同时,实行“证明商标+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行唐大枣“抱团闯市场”的行业优势,进一步打响打亮“行唐大枣”的品牌,增强行唐大枣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统一的大枣种植及生产加工标准,只有质量达标的产品,才能称为‘行唐大枣’。”韩东华说,行唐县工商局还将对行唐县最有实力的几家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一家公司,由其统一使用和运营“行唐大枣”商标。公司对枣农手中的产品实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假如遇到天灾,公司还将拿出资金支持枣农生产,分担农民的种植风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后,当地红枣及其加工制品的经济附加值和市场占有量也将随之水涨船高。据工商部门初步预计,届时,当地枣农的年收益将比现在提高15%左右。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