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切忌雷声大雨点小
晨报:为重建端午文化,各方投入很大,为什么收效有限呢?
高巍:因为投入的方向有问题,无非是这里组织台晚会,那里搞个演出,这就违背了民俗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端午节如此,我们搞很多民俗活动时都有这个问题。今年春节我参加北京庙会评选活动,我发现北京城里搞得很热闹,到了区县,年味儿就差多了,到了镇上,则冷冷清清,到了村里,简直和平常日子没什么差别。可历史上,村里春节的气息是很浓的。为什么年味儿越远就越淡?因为年味儿都是靠投资在支撑,大家不是自发、主动地参与其中,这样营造出来的人工年味儿,自然是投资少,味道淡,投资多,相对热闹。这样的情况,不利于长期发展。
晨报:有投入,对传统文化的恢复,不是好事吗?
高巍:有投入当然好,但有多少操作者真的懂民俗呢?包括电视台那些端午晚会的主持人,你问问他们对端午节的理解,究竟到什么程度呢?很多人不懂民俗,就把民俗搞成了表面文章。今年端午节的时候,某大型表演约我写个赋,我写完了,却没能表演,改成了集体朗诵屈原的《橘颂》,众所周知,《橘颂》真伪争议很大,此外,它和百姓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像这种不顾大家能否接受,是否喜欢,仅单方面加大形式上的宣传,这未必有利于民俗活动的发展。做事情和搞运动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警惕后一种思维方式的干扰。
端午民俗不仅仅是吃粽子
晨报:我们的传统民俗多源于农耕社会,很多节是所谓“吃节”,精神内涵不足。端午无法走向世界,无法获取像世界杯那样的影响力,这是不是一个原因?
高巍:我不同意这个说法,谁说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一个流传几千年的民俗节日,怎么可能没有精神内涵呢?我看过一套反映老北京端午节的民俗画,随便数数,也有20多种民俗,单就是吃,也有五道黄菜、五道红菜、五毒饼、黑白樱桃、大桑葚等说法,而且各地民俗都不一样。关键是许多民俗至今没有恢复,特别是祭祀的传统,过去端午要祭钟馗、虫王,这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向往与尊重,忽略了这些内涵,端午自然就成了“吃节”,怎么能抵御现代文化的冲击呢?
晨报:要振兴端午文化,您认为应如何去做?
高巍:还是要深入社区,北京有5000多个小区,不同小区的情况不同,有的聚居的是知识分子,有的是老北京,只要有平台,不同的小区会形成不同的新民俗。文化权是平等的,人人都参与进来,才是民俗,靠拿着一些标准的民俗形式,自上而下要求大家来配合,很难成功。一是大家不参与,二是难免挂一漏万,很多好的民俗形式反而得不到推广。
晨报:具体到端午节文化,哪些好的民俗形式还没得到推广呢?
高巍:太多了,以单弦为例,涉及端午题材的至少有10多首曲子,足够办一个专场的了。此外还有很多民间活动,关键是现在都不尊重它们,只会一个劲儿地拿屈原说事,这样下去,端午节只能越来越冷清。(陈辉)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