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书记张云川在邢台市宁晋县调研时,就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讲了重要意见。其中,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把重点放到产业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上来”的要求,不但指出了制约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症结,也指明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所在,非常符合我省的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全省各地、各行各业都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十分丰富。当前,我省的一产、二产、三产都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但是效果如何,最终不是看各产业所占的比例,而是要看各产业的技术水平。第一产业,必须能够运用现代科技生产普遍优质的农产品;培育出一批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深加工、精深加工企业;建立起一个畅通的、现代化的、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购销、信息、物流体系。第二产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必须大力发展包括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社会公益事业等在内的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效益,满足群众需求。
深入分析这样的目标任务,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把重点放到产业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上来,不断向技术高端迈进。抓住了产业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就抓住了我省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问题与核心环节。
把转方式的重点放到产业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上来,是由当代经济发展特征和我省实际情况共同决定的。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经济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升,最重要的是产业的升级,而产业升级则来源于一项又一项技术进步、一个又一个产品升级。从目前来看,我省经济结构的主要问题恰恰在于各产业的“初级化”、低端化,在于产业的技术水平不高,缺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市场经济中,拥有技术即王者。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否则它最终就会被淘汰。晶龙集团为什么能走在世界光电行业前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光电转化率,而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一次次0.1个百分点的光电转化率的提高,让他们的实力、活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既是行业、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从政府角度来讲,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从产业政策、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各个方面,提供有效的条件、保障和支撑。同时,要引导行业和企业不搞低水平扩张,不搞生产线的简单叠加和“克隆”,真正把功夫用在提升产业行业技术水平上,在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实现扩张。从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来看,目前主要是努力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对标行动在研发、制造、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与同行业先进技术进行全面对标,找准差距,跟进措施,确定赶超的路线,这是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其次,要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不论是某项工艺流程的一部分、还是某个单项产品的技术,只要是先进的,都应该积极引进吸收、为我所用,这是一条迅速提升技术水平的捷径;第三,充分调动起生产、经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和全体职工的创新热情,让他们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体,这是创新和产品升级充满持久活力的重要保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打破惯性思维的约束和与之相应的路径依赖。张云川同志调研时的重要论述,澄清了我们关于如何转方式、调结构的模糊认识,指出了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问题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我们相信,只要全省各地、各行各业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坚定不移地向技术高端迈进,河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一定会迈得更加快捷和稳健。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