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媒体刚刚报道 “三孔”联票价格由每人150元上调为185元,今日,武汉黄鹤楼公园和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门票价格也有大幅度的上涨。
可以说,旅游风景区门票上涨已形成连锁反应,这也预示着全国新一轮风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风潮已经到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从现在到年底,估计全国其他旅游风景区将会以种种借口,召开所谓的涨价听证会为涨价正名。
众所周知,2007年在各地旅游风景区门票涨价引发民众不满的背景下,发改委出台了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的禁令通知。这份涨价禁令的目的本是阻止旅游风景区门票价格频繁上涨现象,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个禁令反而成了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令箭,成为风景区涨价周期表,这样一来,恐怕旅游风景区门票价格三年涨一次将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面对旅游风景区门票价格新一轮涨价风潮,不知道发改委如何应对,是支持这轮涨价风潮,还是将出台四年涨价周期表,或是五年涨价周期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笔者认为不管是发改委、旅游部门,还是物价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都有必要重新认识旅游经济,而且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门票经济不是旅游经济的主要形式,上涨门票价格更不是发展旅游业的途径,相反,在当前大众旅游时代,上涨旅游景区门票只会将对门票上涨反感的广大潜在游客拒之门外,只会阻碍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在这方面,取消门票的杭州西湖就是成功的典型代表。
笔者认为,发改委面对新一轮旅游景区涨价潮,与其出台新的涨价周期表,还不如制定科学合理的景区门票价格机制,规定景区须公布景区的维护成本和门票收入,公开景区收入去向,同时,对的确需要增加成本的部分应由地方政府买单,而不是转嫁给游客,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否则会两败俱伤。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