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辣椒、绿豆、蒜薹、三七……最近价格飞涨的消息屡见报端。
面对涨价,各职能部门开始以各种渠道发出澄清的声音,国家发改委更是在5月14日、19日、24日三谈物价,表示将指导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大蒜、绿豆、辣椒等出现异常波动或者可能出现异常波动的商品价格监测预警,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抑制个别品种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供应锐减引发游资炒作
对于国家发改委这十来天的频频应对,社会上赞者有之,嘘者亦有之。在评论这两种声音之前,我们先从市场供需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些产品的涨价原因。就以最典型的大蒜为例,从一年多以前小吃店饭桌上的免费发放品,到现在贵过猪肉按粒卖的稀罕物,供需双方角色转换之极端实在是令人咋舌。
从供应角度看,根据中国大蒜网公布统计数字:2007年全国各地共计种植大蒜1010万亩,平均亩产2000斤,到 2008年总产量有大约1010万吨。2008年因大蒜价格低迷,全国大蒜总种植面积减少约45%,为555.5万亩,到2009年总产量有大约555.5万吨。2009年虽然化肥涨价,全国大蒜种植面积继续减少,但减少幅度已经不大了。
而从需求方面看,对大蒜的需求无非三类:
一是国内直接食用消费需求。因为对大蒜的这部分需求主要是作为调味品,所以每年的起伏并不明显;
二是出口市场需求。从2007年到2009年,我国大蒜出口分别是: 141万吨、152万吨和170万吨,每年的出口增长量大约是十余万吨;
三是作为原料消耗需求。比如以大蒜为原料的保健产品、药用产品和日用化工产品。综合这些需求看,对大蒜的需求量的确在增加,但幅度并不大,而且这些需求出现大起大落的可能并不大。
因此,即便考虑大蒜产量出现了过半的下降和需求大约两成左右的上升,价格正常情况下至多翻一倍。按照2009年初大蒜几毛钱的批发价,至多涨幅不会超过1元。但从2009年4月到2009年10月,大蒜的批发价一路冲到了四元左右。随后稍加回落,今年继续上涨,这中间的原因,自然不是上述正常供需涨落造成的。鉴于此,答案便只能是出现了把大蒜作为投资目标进行炒作的投机者。
投机者进入大蒜市场的路径大致如此:2009年4月末,蒜薹先上市,因供应量少,价格较高。
精明的游资很快从中嗅出商机:一头蒜只产一根蒜薹和一个蒜头,蒜薹供不应求,即将上市的蒜头也必然货源紧缺。于是,半个月后,蒜头刚一收获,各路游资便开始抢购大蒜,自此拉开了大蒜涨价的帷幕。
投机者为何热衷“炒蒜”?看重的无非一是全国大蒜产地集中,收购方便;二是全国大蒜总量少、盘子小、市场发育不成熟,只需掌握部分资源后,再通过串通、联合,就能操控大蒜市场。
投机者使用了哪些手法?分析发现,不过是通过讲故事来扩大需求。比如利用北方部分地区的“倒春寒”、西南大旱、大蒜种植面积减少等概念制造并不断强化涨价的市场预期。
事实上,这类情况过去时常发生,影响范围往往有限,但一经被当作“概念”像股票一样炒作,涨价效应会被立即放大。投机者看重的就是市场上信息不透明、信息流动不通畅这一制度漏洞。
价格干涉是浪费行政资源
无疑,这种囤积居奇然后加以炒作的做法放大了市场的波动,并对民众的生活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囤积居奇本身也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是嗅觉灵敏的个体对价格信号的一种超前反应。囤积居奇的出现等于明确地告诉市场,经济资源应该去哪里配置。
此时再来看看相关部门的职责,以下是国家发改委部门职责的第二条:负责监测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责任……以此来看,在对市场动态和价格信息的监控、预警、预测方面,发改委对市场的监管明显滞后,在对农产品供求变化的反应上是全面落败于炒大蒜的那些投机者的,而在大蒜已经疯涨近一年之后才开始做出调研、限价等等举动更反映出预测预警机制的缺失。对小小大蒜市场的监控已是如此,对那些规模更大、更复杂、自然与经济关系也更密切的产品市场监控便可想而知了。
其实,价格操纵永远存在,比如石油、电信、银行,相比之下大蒜、辣椒、绿豆等等这些被炒产品没有一样能称得上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品,不过是一些餐桌上的调味品而已,不吃大蒜,百姓生活受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完全交给市场去调节也无不可,即使是要采取反价格操纵的措施,也应该是市场化的,比如大量增加市场上大蒜供给等。
如果监管部门事先能够摸清农产品家底,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让市场供求者能够心中有数,炒作土壤自然就不复存在。也就是说政府只要做好制度建设上的本分,价格“暴涨暴跌”怪圈完全可以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来完成。
现在,监管上没能做到在事态露出苗头之初进行防微杜渐,而是在涨价既成事实达一年左右之后再高调动用大量行政资源进行调研、限价、予以关注,社会上对此致以作秀的嘘声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来,大量的金融资本以及产业资本等,如果投入到实业领域,不仅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增加就业,带动经济发展,还可能实实在在惠及民生,但现在,大量的资金,或聚于楼市间豪赌,或疯狂炒作大蒜折射出的一是资金的投资冲动,二是投资环境的恶化与渠道的不甚通畅。其结果不仅不能创造财富,只能对民众的财富进行瓜分与豪夺,这是需要预警的。
各路炒家,挟投资保值冲动,受快速暴富之趋,纷纷加入到“炒蒜”行列,一旦看到大蒜无利可图时,自然马上就会疯狂撤资甩货,暴涨之后是暴跌。对于没有资金、信息和技术的扶持的农民来说,无疑大大增加了种植风险,这也是需要监管部分事先预警。
一方面是完善和健全农产品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另一方面要给社会资金提供稳定的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投资的局面。
如果人们对未来经济预期乐观,社会保障完善,投资环境良好、渠道多元,恐怕非理性的对类似大蒜等农产品的炒作也会少得多,大量的资金才更有可能会回到造福民众的投资轨道上来。成熟的政府,应该把宝贵的行政资源用于预见和调控。(来源:投资者报)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