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白酒并不能消毒碗筷。不少人习惯在小吃摊、餐馆吃饭前先用开水烫烫碗、筷、勺等餐具,或在喝酒前用一点白酒消毒餐具,认为这样可杀菌消毒。其实这样做是没用的。餐具在100℃的沸水中需煮沸10分钟以上,方可达到消毒效果,而用开水烫,达不到规定的时间、温度,只能杀死少数的微生物,并不能保证杀死大多数的致病微生物,尤其是肝炎病毒和耐热的细菌。75%的酒精具有消毒作用,而日常喝的白酒根本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用餐最好选择比较卫生的小吃摊或餐馆,用经过严格消毒的餐具。
菜单暗藏卫生隐患。去餐馆就餐,菜单是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隐患。不少餐馆的菜单沾满黑色油渍,食客翻阅、点餐后,往往不洗手就直接进餐了。殊不知,沾满油渍的菜单特别容易滋生大肠杆菌、沙门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卫生部门对菜单的抽样检测表明,菜单污染严重,不少还检出致病菌,极可能成为各类病菌、病毒传播的载体。“垃圾茶”不能饮用。不少餐馆免费供应的茶水用的是廉价茶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垃圾茶”。“垃圾茶”一般由三种途径泡制出来:一是茶梗没有茶味,于是在上面喷上大量香精“出味儿”;二是一些茶店将陈茶翻新时筛下的碎末,由专人收购卖到茶叶批发市场,随后又流入餐馆;三是在劣质茶叶中掺上槐树叶、杨树叶,虽然味道很淡,但这样泡出来的茶样子好看。“垃圾茶”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都超出了标准,容易引发血液中毒、肝肾等脏器中毒,还会造成神经系统损伤等。为此,在餐馆不妨自带茶水或饮白开水。
公用调味品最好不用。不少餐馆为迎合顾客需要,往往在餐桌上备有公用盐、醋、味精、辣酱、咸菜等。这确实方便了顾客,但也带来了一些卫生问题。你用他用大家用,难免不被污染,难免不沾上病菌、病毒,所以公用调味品还是不用为好。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