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专家称房价“怪圈”是全球现象 并非中国独有
来源:金融时报  更新时间:2010/5/24 15:57:29   
>> 相关新闻链接
·上游价格涨下游不景气 钢厂苦成“夹心饼干” ·中俄最大陆路口岸前四月钢材进口激增一倍
·1季度热钱规模715亿美元 专家认为流入股市量不会 ·王岐山:希望了解美方消除对华高技术出口障碍等
·各银行向个人收“数钱费” 农行200个硬币收5元 ·核查还清白 四川长虹基本面回归正常
·GDP增速中央地方“打架”之谜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窗口期”
·专家解读:经济基本面将支持股市趋好 ·A股本周有望“变脸”迎长阳反弹

  中国采取调控措施是合理的。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一些不可持续的问题。一方面中国居民人均收入与房价的差距远大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成为暴利产业,把更多的社会资源资金吸引到房地产市场,表明中国产业政策的配套和金融投资渠道总体上来讲过于单调。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房产新政后宣布降价的“恒大”,并没有引来众多的跟随者,尤其是在一线城市,“量跌价涨”成为我国此轮房产新政“满月”后的一大特点。

  虽然前一阶段房价飞速上涨的势头基本已经得到遏制,但是房市后期走势如何尚不明朗。无论是房地产供应方还是需求方,大都选择了观望。

  “交易量下降表明市场供求进入了一个深层博弈的阶段。”接受本报采访的中美战略研究院总裁谭伟东告诉记者。对于未来的走势人们还在观察,但是有一点值得重视,即虽然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认为自己在房价上涨期间赚得“盆满钵满”,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的房地产开发商表示能坚持一年或一年半,但是在谭伟东看来,“这是虚张声势。总体上看,如果房地产交易量继续下跌,持续半年左右,房地产开发企业就会出现问题。”

  从专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可能的。

  房价“怪圈”是全球现象

  对于我国出现的房价“怪圈”,我们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放眼全球,高房价,不仅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处于工业化加速前进的新兴国家,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谭伟东认为,房价“怪圈”是全球现象。他举例分析,美国80年代后房地产重新成为美国支柱产业,房价上涨与教育成本的上升连在一起。美国地方财政实际上也是和房地产密切相关,因为房价上涨,物产税就可以高征,地方教育的资金支持主要靠房地产。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房价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其他国家都面临这一“非理性的繁荣”。谭伟东认为,在这一“全球”现象的背后,由于房地产金融,尤其是发达国家做得较好,房价上升使得房市变成财富现金的提款机。虽然表面上看是非理性的,但是这种非理性繁荣下在资产泡沫不破裂之前,涉足房市反而变成了一个理性的选择,因为微观上每个参与者,包括消费者在内,在房价上涨的过程中,都从中获利。

  虽然从全球来看,中国出现的高房价并不特殊,但是谭伟东也指出,2009年房价的暴涨是特殊的。他认为,中国房价的飞速上涨与美国相比有更大的危险性,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因为居民年收入和房价的差距,中国远远高于美国。

  事实上,中国的租售比远远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一线城市的高房价,甚至让收入颇丰的“白领阶层”也望而生畏。由于福利性住房制度的打破,面临“住房难”的百姓自然对过高的房价不满。

  调控措施效果初显

  去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戳破了“非理性繁荣”这一层纸,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下一步房地产市场应该走向何方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非理性繁荣之后,房地产经济体系如何构建,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首当其冲。”谭伟东如是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启动天量性经济刺激计划,即以大规模的注资来救援金融系统,同时使用税收优惠等经济杠杆。与之不同的是,中国政府采用了相反的方法。基于对房地产泡沫的判断和走势不一样,中国政府采取了抑制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的宏观调控措施,目前这一举措效果初显。

  中国采取这一调控措施是合理的。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一些不可持续的问题。谭伟东认为,一方面中国居民人均收入与房价的差距远大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成为暴利产业,把更多的社会资源资金吸引到房地产市场,表明中国产业政策的配套和金融投资渠道总体上来讲过于单调。

  此外在中国,房价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民生这一社会问题,这都使得遏制过快增长的房价有其合理因素。

  谭伟东表示,中国房地产近30年爆发性的增长和发展,其实是前30年包括房地产等耐用消费品和一般消费品长期压抑下的还账式反弹。从总量和中国城市化发展来看,目前大体上告一段落,下一步应该考虑怎样平稳的、均衡式的发展,而不再是突发式的发展。

  未来依然任重道远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自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今后的路向哪儿走以及如何走,更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谭伟东认为,重庆模式应该在全国推广。房地产不同于一般耐用品,属于不动产,具有特殊性,供给曲线通常刚性极强。重庆模式以公共廉租房作为一个核心起点,具有重要的意义。看来,中国要把房地产业作为重要的社会福利,与经济生产并行的体系共同构建。

  谭伟东认为,要注重产业政策的配套、联动。中国急需实现工业的高级化和产业的升级换代。但是,由于产业政策跟其他政策形成的配套不是很协调,使得房地产行业反而变成了首选。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恰恰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完全可以推出一系列真正在国际价值链中、在高端产业链中占有更高空间的产业。

  谭伟东还提出,要注重不动产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综合运营。不动产与一般的市场运营不一样,不是一个简单的耐用品,而具有一定的社会化功能,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因素,还要注入其他要素。

  此外,房地产商品理性行为模式的建立同样重要。当前的高房价下,无论从房地产供给方,还是从房地产的需求方来讲,都存在着一种表面上理性实际上是非理性的问题。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商在暴利面前,迄今仍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产业和经济发展是不可能给任何产业、任何行业持续的、长久的暴利的。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相关政策的确立以及经济理念的灌输,使房地产供给方和需求方都能够回到理性上,向可持续、均衡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前进。

  当然,相关的税收政策,将会在中国未来的一段时间建立和完善起来,促使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协调,促进我国科学发展。(记者 庞东梅)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