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改善央行资产负债表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更新时间:2010/5/14 17:55:10   
>> 相关新闻链接
·预期10亿 首个央房项目转让只拍出2.84亿 ·新政背景下房地产板块行情是否仍值得期待?
·小产权房屡禁不止背后:购买者称就是一个赌博 ·发改委:鼓励民企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制重组
·发改委:民间投资在垄断行业中所占比重非常低 ·学者:应制订以保护私有财产为目的的宅地法
·去杠杆化房产调控政策奏效 34%购房者盼征物业税 ·地方楼市新政不是比谁更狠 楼价合适定位更关键
·房地产税对投资客投机客是最狠的一刀 ·国际烟企或将侵入中国市场 聘百度高管担任独董

  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着运用货币政策调控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的重要职责。有效发挥这一职能,不仅对央行是根本性的,而且对推进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面对资产负债表恶化的趋势,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须积极改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及其结构。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着央行各项活动所引致的资金来源分布状况和资金使用配置状况,它涉及到诸多复杂的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其中,有些问题的解决并非央行直接可行,有赖于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各种经济和金融活动的调整,但也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是央行可以着手的。其中包括:

  第一,在负债面,逐步提高“发行货币”占“储备货币”和总负债的比重,降低“金融性公司存款”和“发行债券”的比重。

  货币发行是央行各项资金来源中成本最低、主动性最高、可操作性最强的机制。在一般格局中,“储备货币”应主要由“发行货币”构成(货币发行,既可以是纸币,也可以是电子货币)。有人担心,央行加大“发行货币”的数额将引致经济和金融运行中货币过多从而引致通胀和资产价格上行。实际上,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在中国金融运行中,长期发生央行“发行货币”的增长率严重低于信贷增长率的现象。这说明,在央行货币发行不足以满足经济和金融运行需要的条件下,存贷款金融机构将通过信贷机制加大派生货币的创造。因此,即便央行不加大“发行货币”的数量,通胀和资产价格上行的情形也可能发生。换句话说,“发行货币”不是引致通胀和资产价格上行的唯一成因。加大“发行货币”,在有效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主动程度的同时,有利于降低存贷款金融机构创造派生货币的能力,从而提高央行调控宏观金融、抑制通胀和资产价格上行的能力。

  第二,在负债面,细化“其他负债”。

  1999年,央行负债中的“其他负债”为负数,但到2007年已达14837.14亿元,2009年10月更是高达23759.51亿元,占总负债比例达到10.56%。在对金融机构负债、对政府负债和国外负债等均已单列科目的条件下,“其他负债”由哪些内容构成、来源于何处?这需要细化这一科目才能看清和分析。

  第三,在资产面,增加“货币资产”科目,以反映央行可运作的资金数量状况。

  多年来,央行的可操作资金隐含在“其他资产”之中,这既不利于清楚地认识和分析央行货币资产的变动状况,给存贷款金融机构以明确的资金可供数量信号,也不利于支持和调整“发行货币”数量的步速。单列“货币资产”科目,有利于央行清楚地把握资产中的人民币资金状况,根据这一指标的数量变化情况、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状况等,及时地调整“发行货币”的节奏,从而增强货币政策调控能力,也有利于分析相关货币政策的效应,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措施的实际取向。

  第四,在资产面,逐步降低“外汇资产”的数量及其占总资产中的比例。

  在国际收支大量顺差的条件下,外汇资金大量进入中国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但如何处置这些外汇资金,可以有多种方式。近年来,中国的处置方式主要是通过央行单方面从外汇市场大量购入,这必然引致央行资产不断向外汇占款集中。缓解央行“外汇资产”的继续增加及占比提高,可选择的政策路径有二:

  一是利用国际金融危机提供的有利时机,通过各种可操作的方式,加快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走出去”战略步伐,将不断进入中国境内的外汇资金转变为中资机构的对外借贷资金、生产性投资和股权性投资。由此,一方面缓解外汇资金流入境内所形成的种种压力,减少央行资产配置中的外汇资产占款;另一方面,深化中国经济和金融介入全球化的程度。

  二是从国家外汇资产思路出发,藏汇于民。国家外汇资产由政府外汇资产、企业外汇资产和家庭外汇资产等构成,将外汇资金集中于政府外汇储备的思路和政策,不利于各类主体多方向多渠道地使用外汇资金,也不利于各类主体多方式多路径地将外汇资金输出,因此需要对此做出调整。19世纪末,西方国家就已积极推进了借贷资本的输出并成功地“从一头牛身上剥下两张皮”。在20世纪发展中,他们又展开了生产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中国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需要从经济和金融的各个层面展开各种类型的资本输出,这仅靠政府(尤其是集中式的外汇储备)运作是远远不够的。在外汇资产减少的条件下,央行将有更多资产配置于国内金融部门。由此,货币政策调控的能力将随之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将逐步提高。

  第五,在资产面,细化“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增大在这些科目的资产配置数量。

  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在国内的资产表现,主要反映在对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持有数量和比例上,如果这方面的资产数量较少、比例较低,则说明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能力较差。1999-2008年的10年间,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规模、运行状况等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但央行在这两个科目中的资产一直维持在2万亿元左右,这究竟是反映了央行调控能力增强了还是减弱了?如果将这一时期内,因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信托投资公司整顿和农村信用社调整等所支付的再贷款考虑在内,恐怕“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中真正由于经常性调控所形成的资产就不多了。要真实反映央行对金融机构的调控,就必须细化这两个科目,以清晰展示央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交易状况和走势,体现央行的调控效能。

  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央行各项活动所引致的资金来源分布状况和资金使用配置状况,它涉及到诸多复杂的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应积极改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及其结构。在负债面,可逐步提高“发行货币”占“储备货币”和总负债的比重,降低“金融性公司存款”和“发行债券”的比重。在资产面,增加“货币资产”科目,以反映央行可运作的资金数量状况;逐步降低“外汇资产”的数量及其占总资产中的比例;细化“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增大在这些科目的资产配置数量。(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 王国刚)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