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逛上海世博园,发现园区里有两个特殊的建筑显得很另类,也很打眼。一个是由宝钢车间改造成的宝钢大舞台,一个是由电厂烟囱变身的165米高的“温度计”。
博报·体验
电厂老烟囱变身最高彩色“温度计”
往来上海世博园区,如果你想知道今天天气如何?气温多高?只需要抬起头就能找到答案:一个高达165米的“温度计”会告诉你。
这个充满创意的最高温度计,是由上海南市发电厂烟囱改造而成的气象塔,它用灯光变化来提供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
上海南市发电厂始建于1897年,烟囱建成于1985年,高度为165米。建设世博园发电厂面临搬迁,其中确定要在世博会中保留的只有一个主厂房,和它旁边一根高耸的烟囱。
经过规划设计人员的奇思妙想,昔日黑烟滚滚的烟囱变成了气象塔兼温度计。塔顶用5米高的LED光源密集布置成一个灯光源,分别为蓝、黄、橙、红、白和紫六种颜色。利用颜色变化,发布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白色代表晴天、多云或阴天这些“好天气”,紫色则提示下雨、下雪等“坏天气”要来了。同时,烟囱70米到160米的塔身处,还安上了LED灯带组成的“温度计”,实时显示世博园区气温,“能见度”最远至周边一千米处,在园区的任何一处都可以看到它,使原本难看的电厂老烟囱成了世博园区中的一景。
昨天中午,走在世博园区有晒得冒油的感觉,抬头一看,大烟囱温度计上显示着25摄氏度。
城市中,高高竖起的烟囱随处可见。但由烟囱改造成气象塔,如此简单而神奇的变化,却不得不令人拍案称奇。
钢厂老车间“改版”上海最大剧场
在世博园里,还有一个建筑非常的另类,它就是宝钢大舞台。
相比周边新建的或宏伟或独特或现代或新奇的其他建筑,宝钢大舞台显得那么格格不入,黑不溜秋的甚至有些破旧。它能让人一眼就看到它,注意到它,却不想了解它。
记者也是几次经过它,却也没有产生去了解它的欲望。昨天,记者再一次经过它时,因为上面有演出,显得很热闹,犹豫了一下,才上去看,才知道了它的前世今生,发觉它给我们正在变迁中的城市会有一些启迪。
宝钢大舞台毗邻卢浦大桥,背临滔滔黄浦江水。整个建筑像一个还未完全建好的车间,裸露着黑褐色的钢铁框架,只有一侧楼面种植着的绿色植物,为钢筋铁骨的大舞台增添了自然清凉的绿意和一些柔美。
事实上,这个大舞台是由原上钢三厂的特钢车间厂房改建而成。上钢三厂的前身是和兴化铁厂,是我国最早的一批钢厂之一。辛亥革命后,上海民族钢铁工业开始崛起。1913年,民族资本家陆伯鸿受上海市总商会委托,赴美、英、法等国考察钢铁工业。回国后,利用其在实业界、金融界的影响集资合股,在浦东周家渡西村(今上南路300号)创建了上海第一家民营钢铁厂——和兴化铁厂。其后经历了百年风雨,和兴化铁厂变身为上钢三厂,其后又以浦钢公司之名并入宝钢集团,是上海钢铁工业的缩影。
2002年,它与世博局签订了收购与征地的框架协议,开启了向城市北部边缘的迁徙,那里是未来上海钢铁工业的汇聚地。
在世博园建设中,原厂房的建筑结构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能让人们想到钢铁车间里曾经热火朝天的场景。大舞台还保留了原厂房的1500平方米钢平台,现改造成观众活动区的一部分。使观众既能看到工业遗存的历史痕迹,又同时能体会到新建筑的魅力。整个设计遵循了文物保护中的“可识别性原则”,对旧构件大多只进行基本清洁,保持斑驳的原貌色彩。原有的钢炉、冷却管、巨型螺栓等构件被制作成大小不一的雕塑,分布在大舞台内外,成为一道景观。
现在,宝钢大舞台已经被改建成一座拥有3500个座位的“半开放式的景观式观演场所”,包括3000座的主演出区、500座的小演出区,规模超过了目前上海的任何一家剧场或电影院。世博期间,各国家馆馆日、各省区市的活动周和一些庆典活动以及各类群众性综艺演出都会在此精彩登场。
记者循着原始的、铁板的楼梯向上,看到除了演出舞台,上面还有老北京茶馆,绸缎刺绣、剪纸、皮影等很多民俗场景的还原。当丝绸、旗袍、茶馆这些元素出现在这斑驳的硬朗的钢铁老建筑中时,你却并没有突兀的感觉,倒是有一种别样的味道。
博报·延伸
历史遗存
是记录城市的另一种语言
怎样记录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字记载是一种方式,历史遗存是另一种语言。
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来说,工业遗迹作为工业文明建筑的见证,显得格外重要。”如果让传统的工业建筑随着产业的转型逐渐消失,我们很难想象,再过几十年,当我们对我们的后人说,上海这座城市是由一个近代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我们拿什么证明?”同济大学的副校长伍江先生说。
“当年江南造船厂工业、宝钢这块地方要建世博园时,上海人对这些老厂遗址是保护还是拆掉特别关心,媒体上也讨论过。还是需要保留一部分,这是上海历史的一部分呀。”记者打车通过卢浦大桥时,看着桥下的世博园,司机师傅边开车边向记者这个外地人介绍着上海。
石家庄的城市改造
不妨借鉴上海
上海世博园建设对江南造船厂、宝钢车间以及老烟囱的改造,无疑对许多改造建设中的城市起到示范作用。
石家庄目前正在进行的“三年大变样”,也涉及许多拆迁或搬迁,如沿街违章建筑拆迁、规划拆迁、城中村改造拆迁、铁路入地用地拆迁、污染企业的搬迁。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已经有意识地将石家庄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存保留下来。如正在筹建的百年广场,就将重现正太饭店、大石桥等代表着石家庄起源的历史遗存。
但对于工业遗址,除了拆和搬,是否可以借鉴上海世博会对工业遗址的处理呢?从2008年到2010年,石家庄“三年大变样”规划有48家企业将搬迁或转产。企业搬迁后原址怎么利用,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日前,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华北制药厂办公大楼、石家庄电报局营业厅旧址、石家庄车辆厂法式别墅等一批工业遗产名列其中。而其它搬迁的40多家工厂,能否和上海江南造船厂、宝钢车间一样,以各种方式获得“新生”呢?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