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4月30日讯 (记者张少雷) 本网综合报道:4月,以“国十条”为标志的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重拳出击。在“打击投机性购房、大比例增加保障房供应”等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下,“量缩价滞”已成为当前楼市的“标准样式”,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高位调整期。相关数据显示,4月19日到25日,在监测的35个城市中,21个城市成交量环比下跌,一线城市市场观望气氛日益浓厚。过去一周,一线城市成交量出现全面下挫,杭州跌幅最大,环比下跌72.55%。10个重点监测的城市中,9个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跌,4个一线城市的成交量也是全面下跌,深圳下跌64%、北京下跌45%、上海下跌38%、广州下跌2%。
潘石屹:两年后房价会上涨
潘石屹近日表示,最近出台的按揭政策对房地产影响比较敏感。下一步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将首先受到影响。他认为二手房反应会比较敏感,一手房短期内不会降价。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半年或一年内一手房价下降的可能性都不大。他解释说,现在开发商手里都很有钱,从上市公司的情况看,拥有100亿现金的上市公司很多。一方面政府不供应地,开发商拿钱买不到地,另一方面,即使房子成交量低,开发商也没有资金链的压力,房价就不会降。除非政策接二连三出台,房价或可能下降,但也需要一段时间。
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潘石屹认为在09年时,每个月土地供应都特别低。今天土地的供应在北京平均16个月之后,才能有预售许可证,要把房子建起来,是在拿到土地之后至少三年左右时间。所以他认为目前用按揭贷款的利率,首付款的比率调节房价都是临时性的措施。这种调节他称为是创口贴,真正能调节的还是供求关系的平衡,供求关系最大的平衡是土地的平衡,今天土地供应少,未来一年半到两年内销售的房子就少,两年后房价就会上涨。
责任编辑:cprp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