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备受关注的铁路入地工程下穿中山路盖挖施工部分将顺利完工,中山路将全线恢复通车。伴随铁路入地工程的逐步推进,因铁路而生的石家庄将告别“桥东桥西”时代,实现城市“无缝”缝合的同时,也将引发城市中心区域房地产价值的真正回归。
下穿中山路盖挖施工
五一完工
昨日,记者在铁路入地工程下穿中山路现场看到该段南半幅围挡内,路面上已经铺好二灰碎石层,一辆摊铺机正在铺沥青。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山路段的地上交通将于“五一”全面恢复通车。
工作人员介绍,与和平路一样,铁路下穿中山路工程也采用“盖挖法”,先将路面挖开一定深度,然后再用“盖板”将路面盖住,上边填土后恢复路面。但恢复交通后施工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将开始在“盖子”下面施工。
作为全国首座实施铁路入地工程的城市,省会的铁路入地工程,自北部义堂路入地,至槐中路出地,全长4.9公里。工程自去年4月开工后,目前重头戏下穿“三路”工程中,下穿和平路、中山路的盖挖施工部分已经完工,下穿裕华路南半幅正在施工中;新客站部分正在进行前期拆迁。
胜利街地下
将建商业街
伴随铁路入地,胜利街地下商业街工程也开始提上日程。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结合铁路入地工程,省会将充分利用新华路和裕华路之间长1.3公里的铁路隧道工程上方地下空间,建设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业街。该工程预计2011年竣工投用。
石市城乡规划局总建筑师张晋在谈到铁路入地以及地下步行街的开发时表示,设计单位通过对地下步行街与上方中央绿化景观带的有机融合,上下贯通,市民可自由行走,使桥东桥西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届时,脚底下是列车飞驰,头顶上则是郁郁葱葱的公园美景,一个繁华时尚的不夜城将出现在省会胜利街。
铁路入地蜕变城市格局
无疑,铁路入地工程将引发一场城市格局的美丽蜕变。
石家庄因铁路而生,因铁路而变, 铁路入地工程的实施将使省会告别“桥东桥西”时代。用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刘英彩的话说,铁路“十字分割”城市的局面将得到彻底改善,10余条原本被铁路阻隔的路段将能顺利打通,不但将极大缓解城市东西交通堵塞状况,彻底解决铁路将城市分割成东西两区的格局,进而还将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张晋则说,新胜利街地下空间的开发将有效“缝合”城市,打通桥东桥西沟通的“毛细血管”,使桥东桥西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有机整体。
已经在南三条经营了近六年的武先生,天天目睹着因为地道桥和南三条密集人流而导致的交通堵塞。他认为,随着铁路入地、城市客运中心南移,原来依托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发展起来的两大批发市场南三条、新华集贸势必将进行升级改造,而货车三轮、卫生管理等困扰城市的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中心区域
将迎来大幅升值
铁路入地还将带来城市中心区域土地开发价值的真正回归。
长期以来,火车站中心区域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卫生状况差,交通枢纽区域内流动人口多,地道桥沿线往往很难出现高端楼盘项目,房价甚至还卖不过一环周边的项目,与其深处城市“心脏”地段的土地价值严重不符。而铁路穿城入地后,将“腾”出近1500亩建设用地,这些处于“黄金地段”的土地将得到有效利用,土地价值得到发挥。而位于中山路原地道桥周边的土地价值也将实现翻番升值。
目前,在火车站周边一公里辐射圈内,仅有新源NASA、城市中坚、天滋嘉鲤、青鸟中山华府等寥寥三五个项目。业内预计,伴随该区域由交通中心区域真正变身为房地产开发中心区域,其商业价值将大幅升值,高品质项目也将不断涌现。而伴随该区域价值的提升,房地产开发也将会由原来以商业广场、写字楼为主,转为商业与高品质“宜居”住宅并举的局面。比如新源NASA,是由loft公寓、5A写字楼、体验式商业组成的建筑综合体,必然在政府对城市的未来规划中,在中山路升级为省会第一商业大道的华丽变身中,成为该区域内升值潜力巨大的高品质项目。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火车站周边区域内的项目还未真正体现出中心区域价值,预计随着火车站中心区域新增绿地、广场的逐渐建设到位,该地段的土地利用价值迅速提升,区域内的高品质项目未来投资前景将大幅升值。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