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资本玩转“娱乐王国” “华谊兄弟”蝶变之旅解密
来源: 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4/29 15:36:00   
>> 相关新闻链接
·部分外资银行叫停三套房贷 ·中行称存量房贷“被加息”非一刀切
·美房价隐现反弹信号 外资抄底纽约楼市 ·楼市只涨不跌“神话”是否终结?
·北京建委回应媒体:楼市新政无正式批文 ·美联储宣布继续保持低利率政策不变
·温家宝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 ·证监会否认暂停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
·铁矿石三巨头逼宫中国钢厂:不听话就断货 ·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急跌

    “缺导演时来了冯小刚,没市场时有了贺岁档,资本少时引来马云、江南春,需融资时又准许创业板上市,遭遇产业链瓶颈时恰巧出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新政’……”回眸被外界称之为“华谊之秘”的创业轨迹,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略带调侃地说,“运气好、政策好,成就了我的‘娱乐王国’。”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2010年投资与理财年会”上,王中军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结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时代背景,“解密”了他的“融资哲学”与“华谊兄弟”的蝶变之旅。

    得认可、获投资,最终登上“板”

    冯小刚、张纪中、范冰冰、李冰冰、周迅、黄晓明……从导演到影星、再到歌星,仅有16年历史便拥有100多名签约艺人的“华谊”,已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娱乐王国”。

    然而,“打造‘娱乐王国’并非一帆风顺。”王中军说,“影视业在上世纪90年代处于萧条时期,公司起步阶段融资艰难,贷款门槛太高、投资少之甚少,为了拍一部电影我只能下狠心把自己收藏的画、房子统统抵押,贷款拍电影。”

    但随着《一声叹息》《不见不散》等影片的成功上映,华谊的知名度和社会认知度得到巨大提升,融资环境逐渐好转。王中军说:“早年的时候,有的投资者他一开始也许不认识我本人,但一听说华谊、冯小刚的电影,马上就认可了,立刻就拍板投资了。”

    “华谊得到的第一笔大融资,是我在一个朋友间闲聚的场合和对方谈妥的,获得融资2500万元;后来和马云的合作更‘土’,找个地方吃顿饭,他开个价就投资入股了。”王中军笑言,到现在他才知道这叫“私募”。

    不过,随着在资本市场的洗礼,看似“粗心”实则聪明的王中军在不断学习中捋清了融资思路:通过“股权融资+股权回购”手段,先从其他原股东手中溢价回购股权,再向新投资者出售股权融资,先后获得TOM集团、雅虎中国、分众传媒等机构的资金4亿多元。

    不仅如此,“华谊”采取与“哥伦比亚”等国外娱乐“航母”联合投拍方式,推出《大腕》《天下无贼》,降低风险、便于发行;“收编”冯小刚、张纪中等“大牌”导演后,运用版权抵押从银行成功贷款,使《集结号》《鹿鼎记》相继出炉;通过贴片广告与植入式广告减少成本,让《手机》《非诚勿扰》大放异彩。

    在国家一系列“文化产业新政”出台后,“华谊”于2009年成功登上我国股市的“创业板”,成为“中国娱乐第一股”,对我国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目前,“华谊”占国内制片市场40%多的份额。“从抵押、无抵押,到授信、上市,几次融资新模式都是‘华谊’创造的,让金融部门看到了影视行业的光明前景。”王中军说,“影视业绝不只是‘瞎玩’,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原动力之一。”

    盯制片、扩院线,打造产业链

    影视业的产业链分为制片(影视制作)→发行(影视宣传)→院线(影视放映)→衍生品(影视音像制品、游戏等)四大环节,“四箭齐发”才能造就真正的“娱乐王国”。

    《手机》1700万元、《天下无贼》3000万元、《集结号》2.6亿元、《非诚勿扰》3.5亿元……“华谊”投拍的电影票房屡创新高,显示了强大的制片能量,这还要得益于王中军的“铁哥们儿”冯小刚和他的“贺岁系列”。

    “制片的核心在人才,只有建立一流的经纪人队伍才能留住名导、明星。”王中军说,“经过4年多积累,‘华谊’旗下的经纪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聚集了来自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近百名职业经纪人。”

    目前,“华谊”已完成制片布局,成为我国唯一一家集电影、电视剧、音乐、经纪公司于一身的影视制作公司。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主任尹鸿教授认为,要想成为“娱乐王国”,只生产内容远远不够,掌控发行、院线、衍生品等下游渠道,才能获得更大利润,特别是院线建设,可以长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其年投资回报率高达50%。

    事实上,王中军早就开始了他的扩张计划:收购西影股份发行公司股权,参与《卡拉是条狗》《手机》等影片发行工作;用超募资金收购、自建或改造15家影院,在短期内实现自负盈亏;将通过增发股票等方式并购、参股影视品网游等衍生品开发……

    “产业链的完整,保证了企业庞大资金流的顺利运转,‘华谊’正由娱乐行业走向产业,我看好它。”“华谊”签约艺人李冰冰如是说。

    环境好、金融助,华谊需乘势步步高

    “当前是中国文化企业发展的绝佳时机。”王中军说,“这个‘绝佳’不仅体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上,更是直接体现在金融部门打破旧有惯例,从资金上、政策上开始大力帮扶文化产业。”

    成功在创业板上市,获得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诸多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一系列的“利好”,让许多“华谊”人的心中,成为中国的“时代华纳”已经并不是仅仅是个梦了。

    不过,即便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营影视企业,“华谊”也面临不少发展风险。比如,毋庸置疑,冯小刚是华谊兄弟的重量级人物,连“华谊”的招股说明书也直言不讳地承认,公司对冯小刚团队有些过度依赖,造成盈利模式单一、导演储备不足。

    “冯小刚已与‘华谊’签约至2017年共5部电影,我相信还会续约。”王中军说,“我们也考虑到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成立了冯小刚工作室,挖掘青年导演。”

    日前,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指导意见”,首次引入保险机制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王中军说:“我最关注《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设立广播影视产品完工险’,因为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并没有‘完工险’险种,我们只能在美国购买。”

    王中军认为,《指导意见》重在落实,特别是保险机构应尽快研发文化产业新险种,进一步细化风险管理机制,通过保费补贴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分散、控制文化产业项目的运作风险,让《指导意见》“雷声”大,“雨点”也大。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