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刚才也谈到了一个核电技术的问题,如果说大家想做一个对比,如果中国的核电技术相比世界来说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如果分为A、B、C三级的话?
李永江:总体来讲是中上水平,像施工水平我认为我们国家是非常强的,甚至可以说是最强的,因为我们这20年对我们的施工力量确实是极大的锻炼,我们干了世界上所有型号的机组,像压水堆、重水堆、高温气冷堆,还包括加拿大的CANDU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施工的范围或者它的种类有我们国家这么多或者掌握得这么深。因为有一些国家它发展得比较早,二三十年是停顿的,实际上它的施工能力只是过去的水平,但我们国家恰恰是在目前这个大发展阶段,在现阶段掌握了更新的技术。所以说它的水平是非常高的。
另外作为业主的管理能力,在核安全局的监管下,我认为业主的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管理能力来讲,我们不亚于西方的国家,当然也包括亚洲的日本、台湾,我们应该说跟它基本上是相仿的。所以从核电站运行安全包括它很多技术指标的实现,我们都是列在世界先进行列,所以说我们国家管理核电站水平比较高。总体来讲我认为我们国家发展核电的能力是具备的,而且前景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现在大家关注的话题核电站在建核电项目,从自己的这些自主设备和自主技术来说比例多少?现在在建的项目,您大概的预估?
李永江:当然自主技术这个很难说,因为每个项目不一样,有一些纯粹是引进国外的,这个至少从设计领域来讲你说它自主技术并不一定太多,但经过消化吸收再变成自己的,可能经过五年、十年、二十年如果真正变成自己的了,那就有很大的飞跃。但是我们国家自己设计的核电站,这个自主技术肯定比例就比较大,比如80%、90%。要是从设备制造能力来讲,我们国家对核电设备来讲,目前可以达到70%到80%的水平,应该说也是比较高的。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也比较关心,秦山核电这块今年有没有发展的规划?大概谈一下?
李永江:秦山的发展规划,我个人属于秦山二期,但是我谈整个的核电也包括秦山,秦山已经运行的机组是五台,三十万一台,六十五万两台,七十二万的两台,目前正在建造四台,两个六十五万的扩建,另外在秦山一期正建设两台一百万千瓦的机组。所以从它的今后发展规模,四个新机组的建立使它的规模使扩大了一倍,秦山基地今后装机可能达到660万千瓦,这是基本上形成一个基地的规模,今后可能也就是这个规模了。
但作为三个核电厂来讲运行都非常好,每个核电厂都有每个核电厂从今后规划方面的考虑。当然对已经运行的核电厂,今后重点是核电站的延寿,因为过去设计寿命是30年、40年,今后可能要延寿到60年,这个对国家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因为建造已经建造过了,今后就是运行成本。
主持人:刚才您已经说过了运行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低。
李永江:对,今后利润空间越来越大,这本身对国家是非常大的贡献。
主持人:李总,它延寿的时候维护成本是不是相对高一点?
李永江:会有一点投入的,但这个投入跟它产生的效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比如说每年可能投入个几千万,但它每年的利润可能是几个亿,投入可能是纯利润的十分之一,当然是值得投入的。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了,今年来说秦山核电会有总体规划,有些延寿再一个会有一些扩建。我们也知道相对来说,1959年您当时考上大学之后,通过您这一代人来说,您当时的经验包括您当时的时代感受可能跟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现在因为网易有很多这种非常年轻的网友,您能不能从他们的人生、工作规划为他们提一些建议?因为现在很多年轻大学生朋友,在工作上,在这个事业上可能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您从那个时代过来,您的经验非常丰富,能不能给广大网友提一些建议?
李永江:现在年轻人所处的时代跟我们那个时候所处的时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我认为是非常有益的变化,我们那时候是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完全是国家需要。比如作为大学生就业来讲那时候是分配,没有个人自主就业。
主持人:您当时分配,分配到甘肃?
李永江:对。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当然个人可以表达志愿,志愿只是分类的志愿,比如到部队、分厂,当然也可以填一些地区,但并不是说你填了什么就给你分到哪儿,更多的是按国家需要,所以我从事军工生产。现在的变化可以自主择业,完全根据本人的爱好、本人的理想自己去选择,这个变化实际上是有利有弊,它有利的地方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理想来选择自己的工作。
但是客观条件有了很大变化,我们那时候是祖国正在建设阶段,大发展阶段,起步阶段,大量的需要人。而恰恰大学生相对又比较少,所以说我们那时候分配不是问题,只要你服从分配可以说都有工作。
主持人:都有工作。
李永江:但现在不行了,现在因为国家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了,当然也需要人,但相对大学毕业生来讲,这种需要和大学生已经有的这种储备,这种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人。所以这个时代的变化给新大学生带来的不利,虽然我有我的理想,有我的意愿,但我不一定能选择到好的地方,不一定有那么多人去要。这里边确实是跟我们那个时候不利的地方发生很大的变化。
主持人:就业难。
李永江:就业难,当然这个国家已经想了很多办法。
主持人:对。
李永江:但想完全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能够理想的得到解决,我认为肯定是有难度的,这个确实是要靠个人各方面的努力、奋斗,真正的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叫权宜之计也好,总得有一个工作先干着,在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能力。
主持人:先就业再择业。
李永江:然后再去择业可能更实在一些,你第一步就马上选非常理想的工作可能比较难。
主持人:好的,十分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谢谢李总。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