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前苏联和美国的核电站事故。
李永江:对,美国的事故相对影响小一些,苏联事故影响确实非常大,但问题是我们现在的技术就不可能再发生切尔诺贝利事故,假如还用它的技术,如果管理水平不到位,那也很难说它不再发生,但现在的技术完全超越了或者跳跃了它这一块,不会再让那种悲剧重演了。
另外现在的运行管理水平也不是八十年代的水平了,非常严格。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安全监督机构,这个机构对下边电厂要求是非常、非常严格的。只要有一丝的隐患,那就可能限制你的运行。我们国家恰恰这些核电厂现在运行得非常好,可以说没有出现二级以上的事件,核电厂事故分七级,七级是最严重的级别,我们国家没有超过二级事件,这就说明我们国家的管理水平。
另外从核电站的原理、结构上或者是它的自我的保护机制上,已经完全可以避免那种事故的发生,所以我认为核电厂是非常安全的,不会发生过去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这种事故绝对不会重演。
主持人:现在来说比如说中国在建或者现在已经建设完毕的核电站,之前更多的是在中国的沿海,现在来说有一种向内陆建的比如说在河南,比如说在湖南也都有在建或者规划。趋向内陆核电站来说,您觉得安全性的保障程度也是非常大吗?
李永江:前边我说了,我认为核电站是安全的,所以它建在内陆一样是安全的。
主持人:内陆也一样安全。
李永江:但是我们国家采取了更慎重的政策或者措施,比如至少目前规定内陆核电厂要上AP1000技术的机组,AP1000是什么概念?通俗讲它的安全指标比二代加技术要高上10倍,高一个数量级,甚至两个数量级。
主持人:要高十倍?
李永江:对,十倍到一百倍,因为至少目前公众对核电站还是有一定疑虑的,是按国家规定在内陆上更安全的AP1000这个技术的机组,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说也是非常正确的一种抉择。
主持人:现在来说把核电站和现有的火电站进行一个比较,从环保和安全性来说您能做一个比较吗?现在的核电以中国当前国内水平来说,把核电和火电放在一起比,从环保和安全两方面比较您觉得怎么样?
李永江:从环保是非常清楚的一个结论了,核电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能源,它不产生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也不产生粉尘,但是同样比如一百万千瓦的机组可能火电它要产生六百万吨的二氧化碳,可能几十万吨的二氧化硫,几吨的氮氧化物、氮化物,可能是这个水平,但是核电它就没有,所以核电最大的贡献是对环保的贡献。
另外从经济性上来讲,目前我认为核电和火电已经可以相比了,如果说在十年以前核电的经济性可能要比较大的落后于火电,但新技术发展到现在,我认为火电在发达地区它的上网电价大概是4.4毛左右,核电基本上也是这个水平。甚至有些核电比这个还要低得多,也可能就3毛9、4毛。
所以说从长远来讲,核电再发展下去,只要大批量的建设,会比较多的降低它的建造成本,也包括比较多的降低它的维护成本。所以说电价比火电还要低的时期或者时刻,早晚要到来,我认为现在是一种比较接近的时期。如果再发展20年,我相信核电肯定比火电电价要低,这样它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的经济性从长远来讲它是好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另外环保它有很大的优势的。所以说我认为更应该发展核电。
主持人:对,其实我们谈到整个在全球来看,整个核电发展规模比较大的应该是欧洲那边,比如像法国这样的国家。
李永江:它是先期发展比较快。
主持人:规模比较大。
李永江:规模比较大,基本上在八十年代。
主持人:但是中国来说,未来成批量大规模上核电项目来说,大家比较关心一个话题,我们在这方面的核电技术还有自己核电设备来说,占不占有优势?是不是需要从国外大量引进?
李永江:对,你提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国家当前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其中从科研、设计,从这个范畴来讲,我们国家应该说已经掌握了设计的基本规律,或者基本水平已经到了。但是你说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我认为现在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点还是不太够。
全世界已经有七个国家可以独立的设计、建造核电厂,我们国家是其中之一。但应该说我们的设计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所以我认为今后国家在引导设计力量提高上应该下更多的功夫。
另外设备制造也是核电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或者领域,应该说我们国家在很多设备上已经有所突破,这十几年已经掌握了它的制造技术。但设计能力我认为跟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偏低,在这方面也应该突破。如果设计环节和重要设备的设计制造环节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的话,应该说我们国家在掌握核电方面,达到一流水平的这样一个国家。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