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李彦宏:等着对手犯错是百度“法宝”
来源: 中国企业家 更新时间:2010/3/2 17:56:25   
>> 相关新闻链接
·杨超:尽快实质性拓宽险资投资渠道 ·吉利副总裁:吉利由成本策略向安全和节能转型
·尹中卿:中国已出现结构性通胀而非通胀预期 ·银行首次发文 取消房贷两成首付
·主要经济体退出策略"前奏"引关注 4国央行本周议 ·“五大航”改写为“三大航” 航空业重组再提速
·专家呼吁物业税尽早出台 房产税改革有望率先破冰 ·国新资产管理公司获批 将成央企重组加速器
·机构预测:2月份CPI涨幅或超2% 外贸或现逆差 ·央行将加大草根金融支持力度

  2月28日,百度CEO李彦宏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表示,百度十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是:等着竞争对手犯错误,籍此获得发展良机,而这也将是百度未来国际化的法宝。以下为李彦宏观点原文:

  我上次站在亚布力这个讲台上是四年之前,也就是2006年,那时百度刚刚上市,我的印象是企业家比现在多一些,投资者比现在要少一些。这次我看到当年的企业家变成了投资者,中国的机会使得很多人光自己做不行,还得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我在过去几年当中也不断去接触投资者,我记得也是在2006年的时候,我接触到了当时全球最大牌的VC,他就问我一个问题:百度做得很成功,但你们只是一个中国公司,什么时候中国可以出现一个真正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我跟他讲:这个时机大概是中国的网民人数变成全球第一以后的五年内。为什么这样讲?首先要有一个国内市场,要有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来支撑你最基本的东西,然后才可以去想更多的国外的东西。所以从2006年亚布力论坛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心愿:有一天,我们能够走出去。

  四年过去了,百度的股票从50块涨到了500多块,我觉得,完成这个心愿的过程其实刚刚开始。很多中国公司在这之前也走了很多国际化的道路,但是我觉得走上国际化之路多多少少是被迫的。比如当时中国要进WTO了,大家觉得如果我们不走出去,别人也会进来,我们的政策保护也就没有了。但是这样的状况在互联网领域是不存在的,互联网领域一开始就没有受到WTO相关政策的保护,反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家看到,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得其实非常好,非常繁荣。我们只要对比一下跟我们非常相近的领域,就可以发现这一点。这个领域就是软件领域。我是工程师出身,当时学习的时候就认为将来是做软件的,毕业以后,我们出来做互联网。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互联网更有意思。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两年半之后,我要出去找工作(那个时候是1994年),我给自己设了一个条件:进一家能上网的公司。(因为在)1994年,即使是在美国,能够自由上网的公司也不多,所以互联网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

  90年代末期,我想回国,当时我也在思考: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很有影响力的、非常成功的软件公司?我不相信中国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很多学软件的中国人都非常牛,非常聪明,但是中国的软件公司没有成长起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国的软件市场太小了。在90年代,或者更早的时候,中国的市场根本不足以支撑一个成功的软件公司,所以不管这些人多么聪明,不管这些人在执行上多么到位,中国的软件公司仍没有可能跟国际上大的软件公司来抗衡。

  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就不一样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大互联网市场,如果从网民人数的角度来说。但是十年前,中国的互联网人数只有一千万左右。十年的巨变产生了很多很多的机会,应该说我们每个互联网的从业者都是它的受益者。所以,今天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被很多其他领域的人所羡慕,中国的互联网市场被很多国家的互联网人所羡慕。但我们觉得,这并不够,中国的互联网应该在世界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在中国这样的市场,必须按照本土的做法找中国人,他们可以不懂英语,但是必须要懂互联网的网民。百度在中国是这样成功的:我们了解本土市场,用自己的人、自己的产品和团队了解用户,了解市场,由他们来决定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告诉工程师,最后我们胜出了。

  2006年,我认真考虑了各方面因素之后,决定从中国走出去,第一个市场选择了日本。为什么选择日本呢?首先因为日本市场很大,当时它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二是离得近,三是语言和文化上都有很多的相似性。

  这和很多其他公司的国际化路子是很不一样的,我们不是去买一个国外的公司,也不像那些第三世界国家,或者说新兴市场那样去做,因为这个产业还处在早期阶段,市场很小,根本挣不到钱,这个产业的本质就是容易出现一家独大的。这样的情况下,要往上走是很困难的,而且走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弯路。

  百度开始做日本市场的时候,我也说,先要在日本找到最懂日本市场的人,可以不会讲英语,但是一定要非常懂日本的消费者。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找到了一个人,他对互联网产品没有清晰的理解,同时很固执,说你们中国人不懂日本,必须按照我的做法做。做了很长时间之后,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我们逐渐认识到,当你进入另外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进入一个喜欢按部就班、不喜欢创新和冒险的市场时,你需要做的事也许更多。

  当然,现在百度在日本的业务仍然处在早期阶段,但是我们很有信心,(百度)未来(在全球)还是有非常大的机会,日本只是其中的一个市场。今年年初,我在百度十周年庆典上讲,未来十年,我们要让百度的名字出现在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市场中,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是一个很大的Vision(愿景),怎么做到呢?我现在也没有想清楚,但是唯一清楚的是,我们必须要看着、等着我们的竞争对手犯错误,他们一旦犯错误我们就起来了。百度十年前就是这样起来的,未来如果说要走国际化道路,我们也要拿它当法宝。谢谢。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