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 巍 通讯员 曹晓红)2009年,我市各商业企业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繁荣稳定、有序增长的发展势头。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119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
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城乡增幅差距缩小。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逐步落实,及“新农合”等一系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加之“家电下乡”、 “汽车下乡”等一些促进农村消费的活动在广大农村蓬勃开展,大大增强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2009年,我市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85.5亿元,同比增长18.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实现505.1亿元,同比增长18.1%。城市市场增幅比农村市场高0.6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增幅差距比去年减少1.6个百分点。
批零贸易业仍占市场主导地位,住宿餐饮业保持较快增长。面对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影响,2009年以来,我市各类商贸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加强市场营销,大打各种促销牌,全市批发和零售业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去年,全市批发零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1053.1亿元,同比增长18.0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8.5%,仍为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
基本生活类商品平稳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强劲。在城市以汽车和住房消费为主导、在农村以家用电器升级换代为标志的消费结构升级,已成为推动全市消费增长的最大动力。去年我市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幅较高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汽车销售屡创新高,去年我市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6.3亿元,同比增长32.8%。二是家用电器类商品旺销。
商品交易市场稳步发展。据了解,去年全市商品交易市场达690个,其中消费品市场630个,生产资料市场60个,商品交易市场总成交额达到1616.0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亿元市场达到56个,比上年增加3个。目前,全国十大商品交易市场我市就占有两个席位,即新华集贸市场和石家庄市南三条小商品市场,2009年成交额分别达到381.8亿元和352.6亿元。
分析支撑我市消费市场较快发展的因素,统计部门认为,首先是宏观政策措施得力,为消费品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我市经济总体形势持续向好,从而为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向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惠农政策措施使农村消费市场潜能得到有效释放。近年来,一系列惠农政策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国家连续多年实施的支农惠农政策初见成效,农民购买力明显增强,农村消费市场得以启动。同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即期拉动作用明显,让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有效刺激了我市农村消费市场。另外,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也为消费品市场提供了拉动力。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