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国中产阶层未“被消灭” 但房价、社保因素影响生长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更新时间:2010/1/21 17:41:39   
>> 相关新闻链接
·武汉80后养宝宝5个月消费3.5万 “孩奴”成流行词 ·稳字当头效率不可少 股指期货新规引发专家热议
·中国邮政发行《上海世博园》特种邮票 ·多吃蓝莓可提高老年人记忆力
·2009年中国经济成功“保八” 增长率超出预期 ·经济观察:CPI温和上扬 有效管理通胀预期以利民生
·工信部:技改成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的有效途 ·何亚非:不应过度解读“谷歌事件”
·李毅中发表《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与展望》文章 ·河北将加大养老机构建设的政策扶持和激励机制
    到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例如能达到37%或38%,基本符合富裕的小康社会的要求了,中国才能说是基本形成了中产阶层

    “你认为自己多久能成为中产?” 

    2009年12月,民意调研机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对北京上海等十个城市1658名个人月收入在各地处于中等水平的居民调查显示,受访者期望自己成为中产的平均年限为5.85年,其中69.6%的人希望能在5年内实现自己的中产梦想。

    5年时光,对一位二三十岁憧憬中产阶层梦想的人,也许已到而立之年或不惑之年。而对于中国而言,面临的正是“十二五规划(2011年至2015年)”实施之年,经济面临深层次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转为由消费驱动。

    作为消费生力军的中产阶层,扩大其在整个社会中的比重,早在2002年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经首次提出。

    “近年来,国家虽没有专门针对中产阶层发展的促进政策,但中国经济近十年连续两位数的高增长,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都在促进着这一阶层的不断扩大。”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控高”与“扩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研究员认为,中国已经基本具备了中产阶层发展的条件和路径。

    “路径之一是改革完善薪酬分配制度。”苏海南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建国60年以来,国家进行了4次大的工资分配改革。以他个人为例,现在的月收入比20多年前的50多元提高了100多倍。改革开放30年来,职工的工资一直在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是1978年的40.5倍,年均增长13.6%。

    据苏海南介绍,就机关事业单位而言,经过历次工资改革,目前已经基本建立成型的工资分配制度。不断加薪后的公务员队伍中的一部分,以及事业单位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等收入者。

    而企业高管人员较大范围内实行了年薪制、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制度,部分中层管理骨干也较大幅度提高了收入,这些人员进入中产甚至高收入者群体已经具备可能性。比如,2008年8月,万科集团兑现2006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5500万股激励股票将过户给万科的200多位管理高层人员,此次股权激励一次造就了几十位千万富翁,200多位百万富翁。这样的例子在上市企业中不在少数。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的工资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7年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盈利能力与竞争力》显示,1990~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在相当程度上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对此说,“经济增长的好处,政府取一块,企业取一块,而最后才是个人的。而个人利益的大部分又被少数富人拿走了。”

    “在收入分配改革中,‘控高’(控制高层收入群体)、‘扩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与‘提低’(提高中低收入者)是不可分割的。”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同时据苏海南介绍,自2007年起,发改委就奉国务院之命起草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案。因制度设计难度大,利益调整阻力大,已经几经修改的草案至今没有通过。

    “方案应该就是卡在‘控高’问题上。” 杨宜勇表示。比如在央企高管薪酬到底高不高的问题上,就曾经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争执不断。在2009年2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对华尔街高管提出“限薪令”之后,中国政府对高收入者也有所行动。2009年4月,国家出台金融企业高管“限薪令”;2009年9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文件首次明确规定,国企高管基本年薪与上年度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

    “控高”已经部分展开,“扩中”正在进行。据苏海南介绍,目前“扩中”主要是指正在实施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以及其他有关措施。改革后,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将有所提高,其中部分专业技术骨干的收入可望获得较多增长。此外,还要在分配中对企业的关键重要岗位人员、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等人员倾斜。

    “不过,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力图解决的主要矛盾还是‘提低’。农村人口加上城市的中低收入者,约占总人口的60%至70%。这个群体的初步小康问题不解决,谈扩大中产阶层比重还为时尚早。” 苏海南表示。他透露,2010年中央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案有望研究出台,届时会涉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容,但重点还在“提低”上。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