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记者钱春弦)3个月370万人网上投票显示,民俗旅游正在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由人民网旅游频道于今年7月至9月进行的“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评选”网上投票活动日前揭晓。近370万人通过参与网上投票,从190家参选单位中选出河南开封、湖北荆门、云南大理、山西洪洞等20个最受国内旅游者关注的民俗旅游目的地。
此间旅游界人士认为,国务院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为我国民俗旅游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以网上视频直播形式现场公布20个目的地名单时,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表示,民俗旅游是我国旅游的后劲所在,是各地旅游发展的特色所在。发展民俗旅游要避免近距离、同质化模式,各地应深入发掘地方特色。民俗游应当与现代生活衔接,民俗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但是民俗游应当与市场结合起来。
民俗游区别于一般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范畴。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强调特色鲜明。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游成为挖掘、梳理与利用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其文化传承的意义十分重大。
业内人士呼吁东北旅游尽快实现“一导通”
东北三省人文相亲,社会、文化、气候环境相似。近年来东北各个城市之间加强了旅游合作,推出了许多精品旅游线路,使该地区成为新兴热门旅游板块。然而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政策等原因的限制,目前游客到东北旅游只能享受到“一地一导”的待遇。由于导游与游客之间缺少必要的磨合和旅游途中的统筹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导游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外联经理孙锡志说,由于东北旅游尚不允许跨地区、跨权限经营,因此游客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换一个导游带团讲解。对此,东北旅游业界发出呼吁,东北三省在联合推介旅游产品的同时,也能联合培训导游,并破除合作的藩篱,加快培养出能够达到“一导到底”的优秀导游人才,朝着建立大东北无障碍旅游区的设想迈进。
业内人士认为,东北的导游在整体水平上与国内旅游发达省市和地区的导游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近年来,无论是旅行社还是旅游行业管理部门都加大了对导游的培养力度,通过导游大赛、组织培训、到旅游发达地区交流等措施,使导游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据了解,目前虽然还不能跨地区接团,但是许多旅行社已经着手培养导游讲解“大东北”的风俗民情和景点景区的能力。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