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转型,就只能坐以待毙
突如其来的数字化浪潮,令“红黄绿军团”有着共同的切肤之痛。
“好像钢铁公司突然被告知,新的材料已经研制出来,世界上再也不需要钢铁了。企业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横田孝二一语道破了当时企业承受的压力。不过,他是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来回忆往事的。
据介绍,富士公司捷足先登,早已将业务重心转移到医疗及生命科学、印刷、文件处理、光学元器件和高性能材料上,而且利润颇丰。“今后的富士既不是胶片企业,也不是数码相机企业,应该把它理解成一家‘综合信息技术公司’”。
面对数码影像的全面“压迫”,全球最大的胶卷生产商柯达公司选择了“壮士断腕”般的转型。柯达宣布,长达74年历史的全球首款商用胶卷Kodachrome(柯达康)彩卷于今年底前停产,今后的发展将立足在商业图文印刷等领域。
2003年,柯达参股乐凯20%股份,希望通过加强与乐凯的合资合作、以感光材料的扩展来抵御数码行业的冲击,延缓传统产品在市场上的衰退。但事与愿违,原本计划合作20年的这桩“跨国婚姻”,只维系了4年就宣布分手。2007年,乐凯、柯达分道扬镳。
“柯达彩卷停产,悲壮地宣布了传统感光材料行业的谢幕。”业内人士评价。
不转型,就只能等死。乐凯同样别无选择。
结构调整,乐凯压倒一切的任务
新材料事业部是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新车间,今年10月正式投产。该车间的工作,通俗地讲,就是在太阳能电池基材上涂上一层薄膜,保护电池不怕风吹日晒,抵抗酸雨腐蚀。“车间130多名员工,大部分都是过去做彩卷、相纸的。”新材料事业部总经理柳青说,转岗到新车间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净化,过去换身干净的工作服就可以了,现在要求高度净化,比如感冒、咳嗽者,掉头屑的人不可以进入洁净室;男性不留胡须,女性不化妆不戴首饰;操作人员在洁净室内工作动作要轻,不做不必要的、易发尘或大幅度的动作,否则微米级的细小尘埃就可能导致一批产品报废。
据介绍,这是乐凯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是战略转型的重点项目。该产品自开发以来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其中授权1件,PCT专利1件。但目前仍处于市场“磨合期”,要等到明年才能见效益。
管中窥豹。新材料事业部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正是调整转型下乐凯的缩影。“结构调整,是目前乐凯压倒一切的任务。”集团总经理张建恒说。
2005年,44岁的张建恒受命于乐凯危难之际。在认真分析乐凯集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之后,新一届领导班子果断决定:没有竞争力的数码相机生产线必须关停;一切游离于乐凯主业及核心技术的产业探索必须止步。
乐凯以多年积累的“涂层、成膜、微粒”三大核心技术为基础,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照相材料向数码耗材、数码相纸等新型图像输出材料过渡,医用材料向新型数字医疗材料过渡,印刷材料向计算机直接制版等数字印刷材料过渡,拓展中高档薄膜及其带涂层深加工产品,争取用5年时间,将乐凯集团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中高档三醋酸纤维素(TAC)薄膜、聚酯(PET)薄膜的制造商和面向平板显示器、新型电子行业用带涂层薄膜深加工基地。
“2005年以来,乐凯投资新建了7个新项目,推动产品结构调整。”说起转型以来的新产品,集团技术推进部经理李保民如数家珍:
国家863计划项目之一的乐凯SA-5锐彩数码相纸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市场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医用干式非银影像记录材料的研发成功,标志着乐凯在微胶囊制备技术、高聚物分散体系挤压涂布工艺技术方面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
TAC光学薄膜研发成功,改变了这类原材料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据介绍,2005年到2008年4年间,乐凯集团资产规模增长了26.7%,利润增长了688.3%;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利润环比增长,减亏势头强劲。
“在调整转型的路途上,乐凯仍在‘爬坡’,但走的方向是对的,曙光就在前面。”张建恒对未来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