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主体不变,中小企业仍最受青睐
名号变了,银行的服务对象会不会有大的调整?“提升银行的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找准定位,开拓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乔志强认为,根据历史和定位,河北银行不仅过去、现在,而且将来都会将重点放在中小企业群体上。
数字可以说明一切。
成立至今,石家庄市商业银行向4000多户中小企业累计投放贷款1159亿元,累计为“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企业发放贷款39.22亿元。明年还将向小企业增加贷款10亿元。
创立于2003年的民营企业石家庄市普润医药有限公司,因为建设二类新药“盐酸阿比朵尔”生产线陷入困境。公司将融资希望寄托给某家大银行,可就是一笔短期贷款,因为复杂的审批程序等原因让公司望而却步。
在向其他银行贷款未果的情况下,当时的石家庄市商业银行主动上门进行贷款调查,很快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在陆续出台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措施后,石家庄商业银行在2007年推出了“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在石家庄市范围内选择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成长型优质小企业,根据其经营特点,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加快放贷进程。“在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我们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经验和运作模式。”乔志强说,尽管中小企业业务存在着工作量大、风险高等诸多难题,但河北银行正在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小企业风险衡量标准。
据介绍,河北银行将通过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门人员、机制、机构的三专门服务,平均5个工作日完成小企业贷款咨询,调查和审批工作。
发挥总部效应,助力我省金融建设
“河北经济发展太需要更为活跃的金融元素来支撑了。河北银行的成立将会提升我省总部金融的实力。”就石家庄市商业银行更名,省金融办一位部门负责人评价说。
政府对河北银行挂牌寄托了更多的希望。
据业内人士介绍,对我省而言,做大做强总部金融刻不容缓。地方金融主体少且实力不强是我省金融资源最大的“瓶颈”,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金融市场主体数量偏少。同时地方金融机构实力相对薄弱,城市商业银行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不强。
金融发展的贡献率还不足5%的现实,也是我省大力实施“总部金融”战略的现实要求,当然也不失为一条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捷径。
为壮大我省金融产业,我省明确提出:通过增资扩股实现跨区域经营和上市等途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做大做强,以此壮大总部金融实力,成功利用“总部金融”强大的资金聚集效应。
这意味着这些银行将通过吸纳更大范围的资金支持总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要建立起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法人银行机构,我省必须加快实现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性转变,突破口就在城市法人银行。”河北银监局局长郭锦洲指出。
今年出台的《河北省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3)》对全省城商行提出了明确的定位:整合地方金融资产,建立区域性商业银行。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增资扩股,扩大商业银行规模和资金实力,提升为跨区域的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促进金融市场的规范竞争与繁荣。
或许,河北银行的成立为我省发展地方总部金融开了一个好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