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如何定位是个难题
创业板带来一批高价股票,并带动中小板新股的高定位,抬高了深市股票的平均价格。
在创业板推出之前,沪市有贵州茅台这样的百元股,深市则没有,股价最高的是张裕A,股价在60多元。现在,创业板有了神州泰岳、红日药业两只百元股。随后,中小板的洋河股份、东方园林、信立泰先后成为百元股。
现在,深市50元之上的超高价股有36只,远多于沪市,其中,大部分是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新股,而老股只有张裕A等9只。
创业板带来了高股价、高市盈率和新股的爆炒。今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普遍抬高了发行价,按理说新股的涨幅应该缩小。的确,不包括创业板今年上市新股首日涨幅大约为50%。但是,创业板推出后,中小板新股近期也出现暴涨,如上周四上市的三泰电子等3只小盘新股平均涨幅达到111%;本周三上市的焦点科技等2只股票,平均涨幅超过80%。而且,虽然上市首日高开低走,但键桥通讯第二天就涨停;昨天上市的乐通股份等3只中小板新股平均涨幅更高达120%,新股炒作明显进入疯狂的恶炒阶段。
由此,目前新股市盈率普遍很高,就说从上周四至今上市的中小板8只新股,目前平均动态市盈率超过100倍。这些,是创业板惹的祸吗?该如何看待目前小盘新股的高定位?
的确,全新的创业板带来一个股价如何定位的难题,现在的情况可以理解为寻找合理定位的过程。其实,创业板的高定位,有一定的内在原因,大家看到的发行高市盈率是按去年业绩计算的,而这些公司今年业绩大幅增长,按今年业绩计算市盈率就没有那么高。
笔者认为,结合今年业绩和中小板股票的整体市盈率,28只股票平均价格在40元至50元有一定的合理性,上市首日平均股价最低就是40元(后来平均价也没有跌破这个价格),而当天收盘平均价就是50元。
但是,12月以来股价的大幅上涨已经脱离了合理区域。而其他中小板新股的大肆炒作,也完全脱离了公司的基本面,只能说市场进入了投机的疯狂。股市总是在理性的价值投资和非理性的炒作中摇摆,经常会出现非理性的炒作,但最终还是会回归理性的价格。我们也相信,随着创业板股票不断扩容,市场最终会寻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位。(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