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重新加速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12/14 15:27:52   
>> 相关新闻链接
·防止突击花钱须釜底抽“薪” ·第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获奖名单
·中国房地产泡沫不会破吗? ·“新工荒”倒逼分配改革
·社科院发布上市公司竞争力排名 ·美国研究发现与糖尿病有关的基因
·国企不稳定事件之因 ·劳资矛盾忧患
·风传食用油涨价,石家庄市民“见惯不惊” ·电摩新规微震电动车市场
    尽管2010年经济增速不会大幅冲高,但有望改变2009上半年单纯依赖基建投资拉动的状态,结构更为合理和均衡——结构性调整逐步推进,投资的贡献下降;出口明显好转;消费稳步上升,促内需更注重拉动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

    加息将不会成为货币政策退出的主要手段,因为提高利率虽然有助于减少流动性,但在全球低利率时代,中国率先加息将使得蠢蠢欲动的国际资金趁势流入,从而抵消政策退出的效果。 

    据证券时报报道:经历不平凡的2009年,中国经济在2010年将呈现怎样的增长势头?日前,十位业内知名经济学家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2010的增长将稳定在9%-10%的区间范围内,并且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结构也将更为平衡。总体而言,尽管外部经济的二次探底危险仍然存在,但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刺激政策将并行不悖,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稳定增长。

    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0年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匹配至关重要,短期而言可以避免通胀抬头为政策调整赢得空间,长期而言更加均衡的经济增长将逐步得到实现。

    经济增长迈开步伐

    多数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的动力源自经济增长动力的平衡以及多方因素的改善。其中,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的结构将出现显著的更为平衡的改变。她预期,投资增长将在明年经济增长中占比下降至55%;消费增长在经济增长中占比上升至42%;顺差增长在经济增长中恢复到3%的水平。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2010年中国GDP增长将达到10%。预计2010年房地产投资将会加速,这将有助于部分抵消预期中由于2009年的基数较高而出现的基础设施投资的减速。而随着消费者信心和就业情况的改善,2010年全年私人消费有望持续稳定增长。对于出口,他认为,在经历了2009年的暴跌之后,出口将于2010年恢复增长。再加上盈利的复苏,这些都将有助于支撑非房地产类私人投资的增长。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2009年GDP实际增速为8.4%,明年上升至9.5%。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将为第四季度及明年经济增长提供坚强后盾;同时人口结构推升消费成为新亮点。哈继铭认为,尽管2010年经济增速不会大幅冲高,但有望改变2009上半年单纯依赖基建投资拉动的状态,结构更为合理和均衡——结构性调整逐步推进,投资的贡献下降;出口明显好转;消费稳步上升,促内需更注重拉动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

    但是由于经济回暖基础并不稳固,一些偶然性的因素也可能导致明年经济增长速度滑落至8%以下。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如果发达国家明年经济出现二次探底,而国内通胀压力导致经济刺激计划提前退出,产能过剩问题的恶化影响到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这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哈继铭也特别指出了这些偶然性因素的危险。哈继铭认为,美国经济明年下半年增速再度放慢,中国出口的改善有可能将是昙花一现式,届时可能重新被外部经济所拖累。政府应当备足财政弹药,延续“宽财政”,更多的财政投资可以等到明年,特别是下半年才下发;而目前企业存款的高增长和贷存比下降带来的“余钱”也将在届时为企业投资资金来源提供缓冲。

    政策转向最快明年一季出现

    经济复苏渐入轨道之后,财政及货币政策何时转向成为各位经济学家关注焦点。

    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认为,加息将不会成为货币政策退出的主要手段,因为提高利率虽然有助于减少流动性,但在全球低利率时代,中国率先加息将使得蠢蠢欲动的国际资金趁势流入,从而抵消政策退出的效果。而且利率变化对私营部门影响巨大,草率加息将打击逐步复苏的私人投资,从而使刺激政策功亏一篑。

    丁安华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当局可以运用一些特定的政策工具有效控制流动性,如信贷额度管理、金融监管窗口指导等措施。不过他强调,如欲有效控制贷款规模和投资增长,财政政策必须与之匹配,只有政府投资节奏根据经济增长需要适当放缓,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信贷增长的速度,并控制流动性的增长。

    这一判断也得到华泰联合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磊的赞同。陆磊强调,中国的特定经济运行风险分担机制决定了财政货币双松政策退出将遵循财政政策转向中性、货币政策滞后退出的的操作逻辑。他认为,首先应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自有资金比例,把可盈利投资项目向民间转让;其次应逐步减少新开工政府投资项目,重点确保2009年前三季度上马项目不烂尾;最后应建立土地出让金运用制度,避免形成高地价、高房价、抵押品价值高估的信用风险循环。

    陆磊认为,政策转向的时点将在2010年一季度出现,因为届时会出现投资、资产价格、信贷的迅猛增长,亦将出现较高的出口与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增长,并伴随着正的通货膨胀率。但是陆磊强调,政策转向的力度不会很大,因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是温和通胀。

    明年通胀将较为温和

    随着CPI在今年11月份如期转正,明年中国经济将会面临怎样的通胀压力?受访经济学家观点颇为一致,认为通胀将较为温和,中国经济明年不会面临恶性通胀的压力。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尽管名义GDP增长强劲,但仍然没有必要担心2010年中国会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预测2010年CPI增长约为2.5%。王庆还特别指出,根据今年以来货币供应的强劲增长预测2010年将出现通货膨胀可能犯下简单化和机械化的错误。

    巴克莱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认为,明年通胀的主要风险包括输入性的原料价格通胀和消费拉动型的服务和产品价格上扬。但综合各种因素,彭文生预计明年CPI走势将在年中达到3%,并将于年底进一步升至4%,全年平均水平维持在3%。

    在抑制通胀的政策组合上,受访经济学家多认为重点将在财政政策。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预计,明年CPI达到3%,但政府的应对将是组合拳,重拳不在货币政策,而在行政措施,譬如发改委控制新投资项目的审批速度;在一些领域实施物价管制、补贴种粮、养猪以推动供给(毕竟中国财政状况相对良好),以及暂停公用事业的价格改革。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温和的通胀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延缓货币政策的收紧时间。不过她表示,尽管如此一旦信贷增长在年初过于迅速,决策层随后收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就会随之升高。汪涛预计,2010年中国政府对于M2增速的目标值将设定在17%,信贷增长也将控制在7万亿规模之内,以确保通胀压力稳定在一定程度内。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