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在APEC非正式领导人会议上讲话。
本月初以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愈加高涨。一些国家甚至将人民币疲软与全球经济失衡,甚至金融危机相挂钩。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她认为,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背景复杂;经济失衡问题不是靠汇率调整来解决的,需要宏观政策及发展战略的调整。
国际现状
新一轮施压人民币升值

西方国家期待人民币升值。
本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在APEC非正式领导人会议上表示:“人民币升值会增加中国的家庭收入,有益于中国经济的复苏。”
他还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的APEC峰会上演讲称:“全球经济要‘再平衡’的话,汇率改革是核心。汇率应反映出中期的基础实力。”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华前曾表示,希望人民币升值。此前,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也指出:“为全球‘均衡恢复’,人民币有必要升值。”日本副财务大臣野田佳彦也表示,人民币汇率应更加灵活。
美国等发达国家认为,2000年以来全球经济失衡导致了美国大规模经常项目收支逆差,美元大量流入实现经常收支顺差的中国。流入中国的这些资金又通过买入美元债券等形式重新流回美国金融市场,从而在美国引发了房地产泡沫。
美欧国家认为,为防止另一场金融危机,中国应通过人民币升值缩减经常项目收支顺差。据悉,美国的经常项目收支逆差从1997年的1083亿美元暴涨至2006年的7064亿美元,增加6倍,创下历史最高。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