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程秀平、李贵贤、赵学东记者郭东)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公布的《三季度1000位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三季度城镇居民收入满意指数和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呈现“双回升”特点,未来增收信心上扬;居民对当前物价的满意度继续减弱;居民投资意愿有所增长,储蓄意愿回落,大宗商品消费意愿回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向理财产品倾斜;不同群体对房价上涨预期增强,中青年构成未来消费主力。
双双回升
调查显示,居民就业状况略有好转,城镇居民收入满意指数和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双双回升。从2009年三季度居民收入感受来看,有19.5%的家庭认为收入较上季度增加,15.9%的家庭认为收入较上季度减少,收入感受指数为3.6点,居民增收信心上扬。
国家继续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定了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城镇居民就业环境和收入水平略有好转和提高,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居民增收的现实感受和对未来增收的信心。预期收入增加的家庭占比为22.7%,预期收入基本不变的家庭占比为9.9%。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12.8点。预计下季度收入“增加”的居民占比22.7%,预计未来收入“基本不变”的居民占比57.4%,二者均比二季度有所增加。
城镇居民投资意愿呈回升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投资意愿呈现回升趋势、一度高涨的储蓄意愿有所回落,消费意愿持平。70%的居民认为当前存款利率偏低,从而选择“当前应该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降至43.8%;而认为应该“更多消费”的占比则为17.4%;认为应该“更多投资”的居民占比回升至38.8%,较二季度有所增长。
居民现实收入和未来收入信心增强
从未来消费支出分析,受益于居民现实收入和未来收入信心的增强,消费意愿扩张,大幅降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刺激了居民的购车热情。近3个月居民进行大宗消费及购车意愿回升,购买大件消费品的比例为30.6%,未来购车占比为15.4%,而准备购买住房的居民占比为21.8%,与上季度基本持平。
购买股票的比重比上季度加大
从储户投资方式上看,29%的居民选择购买基金,购买债券的比重为15.8%,突出的特点是,购买股票的比重比上季度加大,选择投资股票的居民占比增至11.7%。利率降低和物价波动是影响储户的投资方式的重要因素。一般居民囿于实力限制,居民金融资产向基金、股票倾斜。
房价上涨预期增强
调查显示,中低收入人群对房价上涨敏感程度显著增大,承受力下降,高收入人群则具有较高的承受能力,但都对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趋于一致。有69.6%的居民认为“房价高,难以接受”,其中低收入居民对高房价难以接受的比例较上季度的83.33%有所下降,有71.67%的中低收入居民认为房价难以接受,而高收入人群居民却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本季度对高房价的难以接受比例降至30%。产生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不同收入阶层存在收入差距加大,购房负担的感受明显不同;二是高收入家庭在其他投资方面收益减少,转而进行房地产投资。对于房价未来预期,44.2%的被调查者认为未来3个月房价将继续上升。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