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破解中学时代钱学森成长密码:一向反对教育唯分数论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09/11/3 9:40:51   
>> 相关新闻链接
·昔日央视"名嘴"今何在 前著名主持人现状盘点 ·余秋雨“苦行僧”化身“大股东”
·广州“受罚地王” 再拍43亿元天价 ·“红顶商人”的黑色人生:经济漂白 形象贴金
·奥巴马的“生意经” ·我国新设3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山寨肯德基爷爷混进联合国总部 ·走出破产保护 零部件巨头德尔福亚太区总裁易人
·世卫称甲流将感染全球80%人口 ·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逾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一次,傅老师说:“你只要承认公理,定理是根据逻辑推断的必然结果。”他一再强调,这样的理论在中国是如此,在全世界也是如此,拿到火星上去它也是如此。钱老回忆,傅老师为了强调几何理论的正确,还诙谐地说,不但人相信,鬼也得相信,连鬼的儿子都得相信。

    钱学森后来认为,在初三年级听傅老师的几何课,使他第一次明白什么是严谨的科学。

    大师的培养模式能否复制

    很多人都说我们现在已经培养不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了,也有人悲观地说“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那么,既然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曾经培养出了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巨人,那么这样的教育理念能否复制,当年培养钱学森的理念是否过时了呢?

    “其实,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各类人才在人群中的分布是均衡的。”刘沪说,也就是,各种资质的人在人群中的分布是有一定比例的,这个比例现在和过去是差不多的。按照刘沪校长的理论进行推论,过去能培养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现在也应该能培养出大师。

    但是,大师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呢?

    “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训是‘诚、爱、勤、勇’。”刘沪说,校训所提出的四个方面是一个优秀人才的必备人格特征,“没有一条直接与分数、升学相关”。

    这可能就是问题的关键。

    刘沪分析,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的教育环境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所提倡的竞争意识、独生子女政策下父母对子女更高的期待、全社会的舆论环境以及政策的导向作用,使教育变得更加功利了。

    学校的北大、清华录取率不高,没有考出个状元来,社会就会觉得“这个学校不行了”,学生考试没考好,哪怕是一次没考好,学校和家长都会不答应。

    钱老在中学时代就非常善于主动学习,而在如今这种分分必争的高度紧张状态下,学生哪有时间博览群书、醉心实验呢?

    人们忘了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我们现在太强调‘不能输在起点上’、‘不能输在跑道上’,但其实,只有真正跑到终点的才是胜利者。”刘沪说。

    晚年的钱老,始终关心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心着杰出人才的培养。温家宝总理2006年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说:“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温总理说:“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钱老的关心,总理的焦虑,正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

  按照钱学森的教育理念,西安交大办了钱学森班,以期能培养创新人才和大师级人才。而先生一直忧心而且一直反对的中学教育的唯分数论却没有什么改变,这也许是钱老一生最大的遗憾。

    大师走了,他的遗憾成了留给我们后人的一道待解的难题。(记者 樊未晨 堵力)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3] [4]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