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勤 (青年学者)
2009年8月末,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宣布,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产能过剩行业,国家有关部门将原则上不再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
国土资源部则跟进下发《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加入到这个调控阵营中来。国土部规划司主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近期规划中,要落实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优先保障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工艺和新产品产业发展用地,不得安排产能过剩行业和重复建设项目的用地,并按照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调整工矿用地结构和布局。”
一时之间,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似乎成为经济复苏的大敌,相关政府部门正以总动员的姿态与之抗争。
严格来说,所谓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经济学话语,而是行政和管理话语,这些词汇容易引发各种争议和分歧。转换成经济学语言,与其说是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不如说是由于产权不清,激励不明导致的资源错配。并且,表面上看起来的资源错配某种程度上是市场内生的,人们需要关注的是产权和激励制度的安排。当然关于这些分歧可以暂且存而不论,但是人们需要追问的是,这些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可以以钢铁行业为例做初步分析。根据官方说法,钢铁行业目前的生产能力是6.6亿吨,需求4.7亿吨,过剩1.9亿吨,现在还有5800万吨的在建项目,过剩异常严重。钢铁业的现状也许让人叹息,但是对钢铁行业有些常识的人们都知道的是,这是政府调控力度最大和调控频率最高的行业,政府部门几乎每隔几年就要来一次打击重复建设的宣示。2004年的常州铁本事件,就是上一轮调控的标志性事件。不过几年下来,钢铁行业的产能有增无减,现在则变成了“过剩异常严重”。这说明了市场的力量并不是行政权力能轻易压制的。但是在中国的经济情境下,除了市场本身的力量之外,还有诸多不按市场规律游戏的玩家,这就是几大国营钢铁企业。一方面,在行政权力要压缩产能的时候,这些企业往往受到行政权力的偏心安排,可以照常扩张。另外一方面,这些国营钢铁企业虽然效率低下,但是往往占据得天独厚的信贷、土地和政策等资源,可以对抗市场竞争中正常的清空过程。这些因素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在经济危机导致的需求低迷情况下,以产能过剩的形式表现出来。
还有很多行业的产能过剩则是有关部门支持结下的恶果。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为例,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几年以前,这些行业都是有关部门的宠儿,许多地方政府都在电价、土地和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大力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财政部也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财政出资的方式支持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是转眼之间,这些行业已经成为弃儿。
另外,看起来有关部门似乎总是缺乏对经济活动复杂性的认识。以国土资源部的文件为例,其中提到了“优先保障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工艺和新产品产业发展用地,”但是到底这些意味这什么呢?这些词汇所指代的对象是清晰无比,没有争议的吗?显然现实远不是这回事。在利益驱动下,所谓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都是可以被包装出来的。而新工艺和新产品如果是建立在政府资源的输送基础上而不是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那么照样是资源的浪费。上述的多晶硅和风电设备行业就是一个例证。
人们愿意相信,当初政府在推动这些行业发展和如今抑制这些行业的发展,都有适当的理由,都有某种同样善良的愿望。可问题是经济活动太过复杂,管理者并没有能力进行充分的认知,试图以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引导,无论本着多大的善意,结果注定走向其反面。最近数年政府和产能过剩等经济现象的反复迂回角力,应该给人们提供足够的警示。面临种种纷杂的经济活动,政府适当的角色是,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让市场机制其作用,价格和利润会引导企业去淘汰过剩产能,平衡供求关系。行政权力的积极干预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更多的问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