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马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来源:求是 更新时间:2009/10/16 17:56:04   
>> 相关新闻链接
·《2009胡润女富豪榜》在沪发布 "女首富"拥有300 ·美国大企业主管认为经济和企业前景趋好
·我省冬小麦预计增播23.5万亩 ·平山谋划四个超三亿元项目
·中法出版集团进行资本联姻 ·网友热议:“中国模式”拓展现代化道路
·今年家电下乡已销2082万台 ·美国称中国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全世界饥饿人口突破10亿 ·新闻分析:今年四季度缘何成为安全生产"关键时段

  三、积极采取措施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激发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又要利用结构调整的外部压力,还要创造加快结构调整的良好条件,不断推动结构调整取得新的突破。

    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有利于结构调整的科学发展理念。结构调整在有的领域、有的地方取得了成效,但在不少方面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发展理念还未确立起来。一些地区、一些同志往往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简单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实际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是一种量的概念,是指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而经济发展则是一种质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增加,也包括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标志的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还包括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谈不上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发展。事实上存在着“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发展的增长”。因此,必须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即经济总量扩张而忽视经济结构优化的片面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很多从根源上都可以追溯到体制机制问题。只有消除了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为结构调整铺平道路。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下一阶段的改革就是要加快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财政体制和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和机制。二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发挥好价格杠杆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要加快推进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抑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杠杆作用。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保驾护航”。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作为人民生活“安全网”和收入分配“调节器”的作用,为实现推进结构调整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赢局面提供有力保障。四要改善宏观调控,加强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一方面,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优胜劣汰、企业兼并重组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通过宏观调控为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

    完善政策,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正确导向。要通过政策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引导和推动结构调整朝着国家预期的方向发展。财税政策既可以通过减税、贴息、补助等方式鼓励特定产业发展,也可以通过加税等方式限制特定产业发展。产业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行业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调整产业技术标准等来鼓励或限制行业的发展。投资政策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规范和改革投资审批、核准、备案制度,积极为扩大社会投资创造条件。信贷政策要以产业政策为基础,加强窗口指导,扩大或收紧对特定行业的信贷资金供应。环保政策可以通过环境评价和环保标准的调整推动结构调整。政策在结构调整中大有可为,关键在于区别对待,切实把“保”和“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强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形成推动结构调整的合力。

    鼓励创新,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能源、信息、生物、空间、海洋、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找准制约我国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障碍,攻关研发出一批能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自主创新技术,并加大产业化力度和规模化应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打造以创新为主要驱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鼓励扶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高国家总体技术创新能力;完善鼓励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激励机制和投融资体系。通过组织实施重大领域科技攻关、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地等方式,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要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教育改革,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改进考核,强化有利于结构调整的组织保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关键。前不久,中央印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强调干部考核评价指标要体现综合性、全面性,既要注重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又要注重发展的方式、质量、结构、效益;既要注重经济建设情况,又要注重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情况;既要注重已经取得的显绩,又要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要按照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针对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突出不同区域的考核重点;要强化对违反科学发展观行为的刚性约束,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对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的导向作用。(马凯)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3] [4]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