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中国人力资源100人”封闭论坛上,有一个环节是固定的,就是国学文化分享环节。在发起年会上,请来了北京朝阳寺住持明奘法师讲禅,同时,还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进行禅修,此次春季论坛上,春季论坛主席彭蕾女士专程请了重庆缙云山国学院院长孙凤仁教授进行老子《道德经》的分享,孙院长分享过程中,参会嘉宾们也纷纷发言,分享自己在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方面的感悟。
孙凤仁:虽然《道德经》只有5000言,但是翻译《道德经》的文字大概有5000万言,今天的分享是从我的师傅李一道长和历代祖师传承对《道德经》的了解和感悟的角度来展开的,我把它变成我能说的语言跟大家分享,其实是有难度的。如果大家听得很别扭希望多批评指正。
作为我们人力资源管的是人,人最关心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成就、一个是幸福。就成就来说,我们世间怎么看待成就呢?比如做学问、科学的要做到科学院的院士,再拿到诺贝尔奖那应该就是顶级了;如果从政做到国务院副总、做到政治局常委应该是顶级了;如果做商业能够做到比尔。盖茨,巴菲特,世界500强,既使是雷曼兄弟,那也是顶级的。
中国传统文化怎么评价、怎么对待人的成就呢?传统把人分成三类,第一类是顶端的,叫圣人、大人物;第二类就是我们底端的,叫普通人、俗人、小人,小人不是贬义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小人就是普通人;中间是什么呢?中间是君子,君子是从小人立志要成为圣人的人,就是他正在从小人向圣人进军的叫君子。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只有一个,就是说圣人、大人是战胜了自己的人;小人、俗人、平常人是还没有战胜自己,或者说还没有想到战胜自己的人,君子就是已经立志要战胜自己的人。《易经》乾卦象传里面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战胜自己。
《道德经》里对“强”的解释有两处:第一,《道德经》当中说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一个解释就是胜己,战胜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第二个解释是什么呢?老子说“心使气曰强”, “心使气”在道家修炼里面,意味着“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这样一个过程。而我们平常人是相反的,是气使心。气使心,其实也是气奴役心,奴心是什么?奴心就是怒,平常人一有气就怒,不能把气化成神。
息是一个会意字,是由自、心构成的,不息那就是不自心。我们的心是心猿意马,经常心神不定,心潮澎湃,三心二意,也有的时候是心安理得,但极少情况是心如止水。多数情况心是波动的,所以我们说心是忐忑不平,是驿动的心,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们经常有这种感觉。如果我们不心猿意马、不心慌意乱,那就心如止水。一旦心如止水,这个心就变成一心,一心一意。庄子有一个很高的评价,一心定而王天下、一心定而万物服。这就是心能转物,用佛教的语言就是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一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容易的,都有过一心,但是一心定不容易,就是我这个一心能持续的一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一心,这就难了。如果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一心,也就是说我们在四时交替的时候我们是一心的,在十方中我们是一心的,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德。在《易经》文言当中最大的评价“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就是德字。德字始于一心。所以佛家金刚经一开始就是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道就更简单了,易经里有一句话叫做“一阴一阳谓之道”。在易经里,一阴用这个表示,一阳用这个表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怎么运行?按照自己本来的方式去运行、去自我实现,这就是道。在《道德经》叫道法自然。
经应该就是经过、经历。《道德经》其实就是君子的经历,战胜自我的经历,战胜自我的隧道。普通的人,普通的小人或者俗人要想成为圣人,道德经提供的叫做隧道、或者叫做渡船、或者叫桥都可以。英雄到老皆归佛、宿将还山不论兵。很多人征服了世界,得到了自己所要的一切后,发现内心还是空虚,而战胜自己以后,第一,内心没有烦恼痛苦;第二,对外没有危险了。
何国玉 :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如果一心定的话,从智慧角度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如果从实用角度来看,如果你心不定,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看不出身边的事和物到底是什么状态,由此你也做不出相对正确的选择、相对正确的判断。就像佛学里面讲的戒定慧,由定生慧。
孙凤仁 :说得非常好,正好是我的补充。其实我们平常犯错误怎么犯?就是心被打扰,情绪化。当我们情绪化,是不是就容易犯错误,容易冲动。当我们冲动,一情绪化,就犯更大的错,更大的错演化更大的错,这就是心不定,最显而易见的毛病。
彭 蕾: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狡猾的一位哲学家,道家哲学、道家思想是一个最为狡猾的哲学门派。宋朝大儒家朱熹评价老子:“笑嘻嘻,占尽天下便宜。”佛家的戒定慧、儒家《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能虑才能有所得”和道家的思想,在这个层面其实是相通的。你只有知道这个“止”在什么地方,才能让自己安定下来。安定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大力量,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永远安静,神志特别清明,就能处乱不惊、处乱不变,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在这种状态下,蕴含在身体内部的巨大能量才能被启发出来。我觉得这是《道德经》和道家思想非常关键的一点,心达到平静状态后,外界干扰不起作用。
郝惠文:谈道教不能离开天人合一。《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的中间是人和他周边的环境,所谓心定就是怎么样和周边的环境相同,《道德经》是一种出世或避世的态度,但是他是以出世的态度来入世,你怎么协调中间的关系,而且《道德经》的后面讲上善若水,其实水是很柔软的东西,但是集中一线的时候就能达到水滴石穿的功力,所以它又是最强的能力。我觉得谈这个问题,天人合一、心定还是周边环境对你不产生任何的影响,你能够根据因势利导。同时讲到儒释道,我觉得南怀瑾有一个经典的比喻,佛教是古玩店,就是你喜欢进去逛一逛;儒教是粮店,人必须吃饭,否则活不下去;而道家是药店,咱们现在人活得都挺累的,气使心的事很多,有时候会妄受无名之火,这个时候需要去修炼。
彭 蕾:心如止水不是绝对的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能动,我觉得心如止水是一种很自由、很平行的状态。人当然不可能不愤怒,我反正现在做不到,很多人也做不到,但主要是你有没有陷入那种情绪当中完全无法自拔,这是你修炼可以做到的地方。去年我去山上参禅,我刚开始站桩五分钟都站不了,这个时候师傅告诉我,你要把你的毅力变成像电灯泡一样,看着你腿酸的地方,后来我用了这个办法,就可以站四个小时,感觉很舒服。
陈 为:有时候还必须要发火的。人心是要有几个居所,像一室一厅都觉得很憋气,可能在不同时候人心需要转换几个居所。实际上几个大的哲学流派,代表不同的居所,儒释道之外,我自己想还要加入西方的科学。这四块我觉得可以用两个维度划分,一个纬度就是用情还是用理智,另外一个就是你是投入还是抽离,即入世、避世还是出世,我们这四大哲学流派可以用这两个维度来看。中国这两大派都是讲有情的,以情感主导来处理事务。但是儒家是带着情感入世,而道家是带着情感抽身出来。佛家不讲情,真正最高境界是一个纯思辨的方式。另外一个框是科学层面的,科学是一个无情入世的哲学,无情从道理上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攻克。
实际上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需要在这四个框里去跳,有的时候你需要有情入世,有的时候你需要摆脱人情世故,用纯理智方法处理事情。但一切都解决不了的时候,你撒手去了,不管他了,他自己有他的规律运行,反而是更成功的方式。有的时候你拼命努力后,你一撒手发现成功了,这往往是道教推崇的无为而为,就是你不要动,否则就摆脱不了妨碍物,但是有时候你必须要干涉的还得干涉。这个时候你可能又进入儒家或者科学哲学。这四个框里面,我们来回适当调整的话,有很多问题最后都能回归。发火,有时候你必须发火,光靠心如止水不行,那个东西激不起来。所以说如果能够灵活转换这种精神境界,心态就可以静。
彭 蕾:我就发火的问题去年在山上还问过道长,我说道长,你修炼到这个境界,难道平常不发火吗?他说我当然也会发火,当然也会生气。但是他后面一句话说,他说我不会真生气或者动真气。他发火的时候就是我刚刚说的,他其实知道自己做什么,人陷入某种情绪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做什么。
郝惠文:说到发火插一句,刚上了中欧的课,这句话跟大家分享,他说愤怒也是可以利用的情绪。尤其是针对80后,有的时候你要适度用一下愤怒的情绪,而且他讲世界上用愤怒情绪用得最好的是韦尔奇,你仔细分析韦尔奇,特别好的运用了愤怒,他不是把自己气着了,他是心使气。
孙凤仁:后面要讲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知和行,一个是什么叫出世。我先介绍第一个,知和行,刚才说是战胜自己还是征服世界,这个看不出来的,只能看出我们在做,但是看不出我们在做什么东西。当我们遇到外面的吉凶祸福、利弊得失的时候,道家怎么做呢?拿什么面对呢?一个是 “止”、一个是“弗”,《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就是没有危险了;在《大学》里叫止于至善。知止不殆还有 “止”是什么意思呢?用儒家的话说就是扣其两端而竭,这个状态是止,所以“止”不是停,也不是不停,而是止于至善,至善是恰到好处,恰到无过不及。
当我们在驾车的时候,看到前面有情况,我们会收油、点刹车,收油、点刹车就是止。你什么时候看到前面有情况呢?看到堵车才有情况就晚了,看到车速减缓就知道已经发生问题了。这个过程的关键不在止,关键在知,为什么不止,我们在开车思想溜号了,早想别的东西了,路况发生微妙的变化,可能造成你行走困难的苗头被你忽略了,这也叫不知足。老子讲的知足常乐不是小富即安的知足,知足是知全方位。如果前后、左右、上下都知道,你绝对不会肇事,如果知道前面有一个障碍物绝对不会硬往前闯,如果知道过不去,肯定绕着走。知足和知止是一回事,所以“止”不是停留,重点在知,只要知足、只要知止就绝对不会有风险。这是从道德经的角度解释知止。
道德经第二章里面老子讲:“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弗”构成了4个方面,弗辞、弗有、弗恃、弗居,做到这4点,“止”是没有问题了,它是后台的东西,运用任何事物的后台就是“弗”,
弗辞不是辞也不是不辞,用“弗”用得非常好,辞是拒绝,弗辞就是不拒绝,其实不是不拒绝,它不存在拒绝问题;弗有就是没有成见,不为什么也不是什么,只要有为什么就是有目的了,整体是没有目的的,而你有目的就是有时候达到目的,有时候达不到目的,我们实际的情况是经常达不到目的,即使真达到目的只不过是达到一个地平线而已,往前一看新的目的又产生了,新的追求又产生了。所以“弗有”是不存在为什么的问题,也不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也不存在成见的问题。
弗居,功成弗居,在人的成就过程中,居是很要害的,居功自傲,只要你居功马上就会受到非议。所以共产党有一句话,一切功劳归于党的领导和同志们的努力,其实上就是这么回事。过去有一句话说“功高震主者危”,谁都明白这句话,但是人们还是想居功,就是因为你不知道居功没有意义,你要是居功的话就是太浅显。比如我是一个灯泡,我照亮了大家,我觉得自己了不起,这就是居功,是因为我亮了才把光明带给大家。其实我忘了,我后面有灯头,灯头坏了也不行,灯头后面还有线,线一直到变电站,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一厘米的问题,灯泡也亮不了,前面还有开关、变压器、输变线等等,如果你从因缘方面想开了,什么造成你亮的呢?是灯头往前推是无量的因缘造成你亮的,你根本没有必要居功。
郝惠文:《道德经》里面后面还有一句话,功遂身退我自然。
孙凤仁:弗辞、弗有、弗恃、弗居,弗辞比较难说清楚,儒家里面有一个字特别适合用于解释,那就是“恕”。恕是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人理解为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做。其实这样解释是有问题的,我不愿意做的事情能强加别人吗?我不愿意做的事情别人也不愿意做吗?如果我不愿意喝酒去强迫别人喝酒,不可能!我不愿意打麻将,我强迫别人打麻将,我不适合洗衣服,请别人洗衣服有什么不对呢?所以“恕”不是不愿意做的事情强加于人,而是我不拒绝万物并行,大家怎么做我都能接受就是弗辞。
有一个电视节目,就是一对新婚夫妇,新婚之夜之后的第一个早晨,夫妻缠绵一宿,第二天起床大打出手,原因很简单。男的进洗手间刷牙,拿着牙膏从中间挤,就开始刷牙了。女的过来一看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从中间挤牙膏要从头挤牙膏。这个男的说,不就是挤牙膏吗?我从小长大就是这么挤的。那位女的说这么挤不行,就要改过来。那个男的把牙膏拿过来就丢到纸篓里,大打出手。这个其实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不愿意这样挤牙膏,不要把我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我们平常遇到“恕”的地方特别多,越是明白的时候越需要“恕”。比如我们听金正昆教授讲商务礼仪,原来应该这么沏水、接待应该这么接待,衣服应该这么穿衣服,你明白以后放眼一看,原来很多人都不这么做,如果他们不这么做,在你心中就产生愠,愠的发展就会形成怒,就没有恕了。“恕”右边是一个口字,如果把下面的一横拿掉,左右两笔就会歪曲,就会变成怒了。那一横就是我们的态度,态度没有了自然就倾斜了,由恕转怒。
所以,你会随时随地遇到别人的做法不合你意,致使心里头一下子来了愠,就产生了怒。所以,弗辞、弗有、弗恃、弗居是四位一体的,如果以这个东西作为心底的底蕴,“知”始终在,知能止。
这些东西加到一起,就构成了道家的无为,无为的解释特别多,有人说无作为,有人说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都不是很完善。真正解释无为最好的还是庄子,庄子的《养生主》里面有一个庖丁解牛,庖丁怎么解牛?解到一个什么程度?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无为是让无来为,而不是让有来为,无是无限的、无量的,任何的有在无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我们把无作为分母,无是无限的,任何有为亿、百亿、千亿、地球、太阳放在这里都是微不足道的。这个才是无为,不是用你的成见、不是用你既定的东西,不是用你的想法套这个东西,而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客观实际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才是无为。
陈 为:老子讲一个故事跟这个有关,抓了一只奇鸟,大家很宝贵,放在笼子里面舞乐声歌、跳舞舞蹈,给它佳肴美味,但是这个鸟死了,对待鸟应该按照人尊重的方式去对待它,违背了它的本质规律以后,反而更不好。所以捕杀都是为得太过,把生态都毁掉了。
孙凤仁 :像开车,如果你看到路的两边,你绝对不会跑偏。所有的无为都是道法自然,让事物按照自己本来的方式运转,如果要是止的话,“止”其实是万缘具备的状态。你到哪所有做这件事情的条件都到哪,如果早了你就得等一等,如果晚了就赶不上。民间有一句话:“早走一步赶上穷,慢走一步穷赶上”,说明不在止的状态里,止是一个动态的,止就是《易经》里面说的既济卦,各方面具备的时候叫做至善,你始终在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为,那也叫无为,那也叫厚德载物,以无量的因缘来承载你做的那件事情。
无可以解释为自然,无和有之间,无是和有相对的,无和有论述得最好的就是庄子: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什么意思呢?有一个有的时候,还有无的时候,有一个连无都没有的时候,有一个连无的无也没有的时候。也就是说从有往前是无,无往前全是无,无太大了,整个都是无。有很有限,是很少的一点东西,无是整个。
何国玉:在佛法提倡闻、思、修,闻是我们平时会听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思是把这些东西整理出规律和方法;修是执行总结出来的规律、方法。闻、思、修的前提是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生慧,要戒贪嗔痴慢疑,贪婪、憎恨、痴迷、傲慢、怀疑,这些都是情绪的东西,把这种东西戒除掉以后,相对来讲你就会更客观。如果你以客观的状态,就可以看到真相。这是“止”和“息”的状态,这才能够使得你生出智慧来。而这个智慧使得你闻的时候,比如听闻、声闻相对可以听得更真、看得更真,思考的时候也可以总结出经验、智慧和方法,做的时候可以找到更好的时机。
到底平衡点在哪里?是由智慧的高度决定的,到哪里止,也是由智慧的高度所决定的。佛法修为是修三个东西:悲、智、力,悲指的是慈悲,慈是仁爱的意思,悲是看到别人痛苦的时候,你想帮他拔除;智还是智慧的意思;力是使命,慈悲心就是我想帮谁做什么,我想满足谁的需求等等。智是你有没有这种远见,怎么去做;力是组织,就是你去行,把你的使命、智慧、动作结合起来,最后这样的组织才能修成果,跟佛法的悲智力最后能修成成果,这是一个概念。
那么怎么修呢?佛法里有修行的境界,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般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放下自己给予,布施;持戒就是戒贪嗔痴慢移这些情绪的东西,让你能够到达清净的“止”和“息”的境界;能忍辱是能放下自己的人,就是出,可以放下贵贱高低,没有分别就是忍辱;精进指刻苦、努力去做;禅定是不把自己的意识据为己有;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才能达到这样智慧的境界。如果能达到智慧的境界,可以静观本像、洞察趋势,这是智慧所决定的。
所以今天我们讲知止,是知道智在哪里。我是一个入世的人,我只是拿儒释道去让我自己更智慧,让我自己更有胸怀、更有力量。这个使命感使得我非常有能量,就像我今天和曾鸣老师说的一样,所有的决策和判断都有未知的东西,已知的可以用智慧去判断,未知的东西用什么?中人网最困难的时候我为什么不放弃,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我毕生最有价值的东西,和我生命同在,如果我不会放弃生命就不会放弃这份事业,当你做战略选择的时候,这决定了我们在困难的时候会不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对于已知的趋势判断的时候运用,这个是没有果的东西,要把它做出来才有果。
老子《道德经》一再的讲道法自然,这对我们启发最大在哪里,天地生万物,从来没看到老天爷要回报,天地生万物还可以让我们自然生长得那么好,为什么?其实我们做企业或者管理一个国家,是不是管理一万人、十万人依然可以有序?我们从这里面学到什么?我领悟到的是,天地给你土壤、空气、元素,最后给你规律,然后你自己在里面生生不息。做企业不是无为不为,而是无为而为,怎么样才能做到无为而为呢?比如说工具,工具用什么判断,工具用流程串起来,而各个流程用什么串起来,用规则。而这中间用什么填充?文化!否则所有规则总有覆盖不了的地方,然后再把人放进去。这样,再大的系统都可以按照流程、规则,以他的文化为导向循环、生生不息,再大都是这样。像中国的唐代、汉代开国的人都是道家的高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