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曾国藩:任何时代,修身立志都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根本!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18/5/11 11:42:13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 “三不朽”之说,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寥寥无几,曾国藩是其中之一。

曾国藩一生堪称中国士大夫的完美模版,三十多岁便官拜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升至二品,四十岁后独力支撑大清危局,力挽狂澜,平定太平天国,堪称晚清第一功臣。他是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仿效的偶像,有人用这样的一副对联总结他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然而,这样一个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却也是出了名的“笨人”。他不够聪明,传说小时候背书甚至背不过梁上小偷。三十岁之前的曾国藩其实也有着一身毛病,他好色、好烟、懒惰不进取。这样一个原来智商不高,心胸不够开阔、又有很多生活恶习的庸人曾国藩怎会成为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之精神导师的曾国藩的呢?

有人说,三十岁是人生的一道重要的分水岭,那么三十岁时突然开始脱胎换骨的曾国藩,他成功的诀窍是什么?

30岁时的曾国藩,摆在面前有两条路,一是随波逐流,一是自脱流俗。是随大流,还是要另起炉灶,重开世界?曾国藩果断地选择了后者。他要自脱流俗。

这是一道选择题,至今仍然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你今天的选择就是你将来的样子。

人是自己观念的产物,孔子说过:我欲仁,斯仁至矣。你想都想不到,怎么可能做得到?著名作家契诃夫也说,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志,是使人紧张、站立起来的东西,人生的意义、价值、境界全是被志趣所照亮的。我们讲做人,就应当从立志开始。有志的人断不会沦为下流。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没有取得成功,而是根本不知道这一辈子要干什么?没有志趣,就没有目标,什么能力、方法、技巧都没有用武之力。

曾国藩受益于祖父良好的家教,以懦弱无刚为耻。什么是懦弱无刚,本质上就是没有远大的志向与抱负。进京后,科场上的顺利,加上受官场风气的影响和师友这面镜子的对照,使本来目无余子的曾国藩不甘下流,想做一个对得起家庭,并能一展抱负的臣子。

刚开始他的目标只是做一个好词臣。随着仕途的进步,特别是身边一群理学修养深厚的师友的影响,“所言皆身心国家大道理”,受共鼓舞,“师友挟持,虽懦夫亦有立志”。这志趣慢慢地发生了根本变化。“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沗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于天地之完人。”

做天地之完人,这成了曾国藩矢志不渝的目标,开启了曾国藩咬牙励志的新的人生。有人讲,曾国藩之志何其虚妄?做完人,有那么容易吗?

不少人都知道静坐是曾国藩修身的一大智慧,然而,他很长时间都未能真正领悟到静坐的奥秘。道光二十三年正月,曾国藩终于觉悟道静坐的诀窍。他说:

自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后,心常忡忡不自持,若有所失的样子,至今如故。原来是因为志不能立时易放倒,因而心无定向。心无定向,则不能静,不静则不能安,其根只是在志之不耳。加上一点鄙陋之见,检点细事,不忍不忿,故一毫之细,竟夕踌躇,一端之忤,终日沾恋。志不立,识又鄙,欲求心之安定,不可得矣。

这段话,道出了曾国藩修身而脱胎换骨的诀窍。归诸二个字,就是立志。

立志是曾国藩悔过自新的第一步,然而,虽然有了志,但总归立志不坚,不能斩断葛根,截然由义,一引便放逸了。

为什么会立志不坚?曾国藩后来醒悟道,这是立志不真的缘故。今天立一个志,明天立一个志,这不是真立志。立志之真在于将立志本身看作是一种能力,一旦立下志来,就要能百折不回。不是遇到一个小挫折就放弃了。他告诉四位弟弟,说,“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是彼,我自我矣。”时间过得很快,不能不在三十岁以前立志猛进。

我们从曾国藩励志改过长达六七年时间来看,就知道他的志是真的,其立志的能力也是不可小视的。立志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自我反省能力上。道光二十一年开始,曾国藩在长达六七年时间中,无一天不是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自我批评,自我责罚。

正是因为立志之真,立志能力之强,曾国藩才能坚持下来,才造就了脱胎换骨的曾国藩。因此,在后来带兵用人时,他首选人才的标准就是看志趣,“凡人才之高下,以其志趣所决定”。也以此来教子,“少年不可怕丑,少年当有狂者进取之趣”。一个人年青时候不要怕丑,不要怕别人说你志大才疏,相反要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责任编辑:cprpj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