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当前特色小镇普遍存在的四大短板
来源:小镇部落 更新时间:2017/11/28 12:09:16   
>> 相关新闻链接

从本质上讲,发展特色小镇是我国城市化战略重心向乡镇倾斜的表现,既有一二线城市资源向周边地区的“溢出”,也有特色小镇对一二线城市过剩资源的“承接”。

从去年公布的首批和最近公示的第二批国家特色小镇名单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的不少特色小镇的产业优势已经十分明显,但由于特色小镇是一个中长期规划,建设规模也比较大,单个小镇的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而且开发周期长,想要依托产业特色实现经济增长,无疑是一场攻坚战。

客观地说,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普遍存在“专业运营团队缺乏、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落后和留不住人才”四大短板,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那么,如何补齐这四大短板?

一、要补齐运营短板

目前有不少特色小镇是文旅小镇,而旅游是有淡旺季的,作为旅游产品的供给主体特色小镇,难免会受到产业周期波动的影响。

淡季没有人来,旺季人山人海,如何破解这种淡季饿死、旺季撑死的经营局面?

专业化运营团队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淡季可以发展四季养生,旺季要实现人员分流,对停车场等交通设施进行改造。由此可见,只有引入专业化的运营团队,才能提升消费体验,进而提高小镇的经济效益。

二、要补齐生态环保短板

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制度层面尚未系统设计规划,在国土、环保、文化、旅游、金融、卫生、水利、林业等领域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在规划建设标准、土地利用等方面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我国特色小镇所依托的乡镇地区大多尚未深度开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功能完善。特色小镇发展是以生态资源为本底、以绿色低碳循环技术为支撑、以绿色智慧产业为驱动、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

必须积极探索小城镇发展的路径,将生态绿色作为特色小镇的必选项。发展特色小镇要树立生态绿色理念,完善绿色政策顶层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要强化生态绿色思维,产业选择须兼顾“特色”与“绿色”。

要把绿色产业作为提升特色小镇竞争力的基本出发点。选择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经典文化传承和独特地形地貌的小镇,结合市场需求,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度假、智能制造、互联网+、体育运动等业态。

三、要补齐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

据《特色小镇培育建设调研报告》显示,部分地方缺乏正确认识,急于求成,盲目跟风,把特色小镇建设演变为“任务工程”。

有的地方特色小镇“面子”好看,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配套等“里子”不足;有的地方特色小镇融资模式单一,“坐、等、要”现象普遍。

我国小城镇发展迎来新机遇,同时也存在承载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小城镇建设首先要做好本手,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为周边乡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然后才是因地制宜有序有效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建设。

要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强小城镇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速通畅、质优价廉、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人为本推动信息惠民,加强小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光纤入户进程,建设智慧小镇。加强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做好慢行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

四、要补齐留住人才短板

特色小镇能不能成为价值洼地,不仅要看硬件建设,更要看软件条件,关键是看能不能留住精英人才。相比大城市,特色小镇真正的竞争力当然是能够为居民创造宜居、低成本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我国城市建设广受诟病的地方在于“千城一面”,不惜以高投入追求片面而且粗放的“高大上”,而特色小镇要做到名副其实,应该更加注重小而美、小而精的集约化发展思路,最大化地利用现有资源。

现阶段讲,在注重软硬件配套的同时,特色小镇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吸附能力对于吸引人才也极为关键。



责任编辑:cprpr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