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刑法重点罪名解读: 金融诈骗罪
来源:中法网司法考试 更新时间:2017/9/1 12:00:03   
>> 相关新闻链接

一、集资诈骗罪

1、主观要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其它类型的非法集资犯罪,如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主观上并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分。

3、本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前者有非法占有目的。

4、《刑法修正案(九)》废除了本罪的死刑。至此,本节罪名全部废除了死刑。

二、贷款诈骗罪

1、主观要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非法占有所获取的贷款。

(1)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如果行为人仅仅是在获取贷款的时候使用了一些欺诈的手段,但并没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成立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刑法第175条之一)。本罪中,行为人是准备将来还银行的钱的。

(2)高利转贷罪:骗取贷款行为时具有高利转贷的目的,成立高利转贷罪。

2、本罪的主体:自然人

三、信用卡诈骗罪

1、“信用卡”的范围:广义的,包括借记卡。

2004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支付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客观表现形式: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主要包括如下形式:

a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b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c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是使用的。

d其它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4)恶意透支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3、罪数

(1)拾得(侵占)、抢夺他人信用卡后,并不使用的,因为没有侵犯他人的财产,一般不以犯罪论处。

(2)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根据司法解释,定信用卡诈骗。

(3)以非法方式如抢劫、盗窃他人(真实的)信用卡后使用的,不另定信用卡诈骗罪。这种情况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

(4)盗窃伪造、作废的信用卡并在知道是伪造、作废信用卡后而使用的。

理论上两种观点:焦点在于是否区分对人还是对机器使用。传统观点认为,不需要区分。新观点认为需要区分。

a传统观点,构成信用卡诈骗

b新观点:对人使用,构成信用卡诈骗;对机器使用构成盗窃。

(5)通过虚假的方式骗领信用卡,然后再恶意透支的——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信用卡诈骗罪从一重罪处罚。

(6)关于信用卡犯罪的其它的规定:

a.如果行为人伪造信用卡的,以伪造金融票证罪论处。

b.如果伪造后又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c.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其具体使用行为的性质,但非法持有、运输、出售、购买伪造的信用卡以及骗领信用卡的,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论处。

(7)信用卡诈骗罪与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四、保险诈骗罪

1、需要数罪并罚的情形:只要是行为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并基于此来骗取保险金的,就应当数罪并罚。刑法第198条的两种情形均需要并罚:

(1)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2)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2、以职务侵占罪、贪污罪论处的情形

如果是保险公司的员工本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保险金的,以职务侵占罪或贪污罪论处。看该工作人员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3、保险诈骗罪制造事故是犯罪预备,申请理赔是着手。

4、本罪的主体只能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责任编辑:cprpr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