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河北:七夕前消费已进入全国前十名
来源:环渤海财经网综合 更新时间:2017/8/30 12:07:18   
>> 相关新闻链接

8月28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而这个传统节日已被热炒成另一个“浪漫经济”的消费高峰日。环渤海财经网采访发现,商家的“浪漫经济”早早升温,不论是线上的电商,还是线下的商场、超市,纷纷推出各种让利优惠拉动人气,商品销售很是火爆,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更是出现了消费高峰。

线上线下,鲜花、巧克力齐飞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具有浪漫色彩的节日,七夕节前夕,商家就开始想方设法营造气氛,其中,作为“浪漫”的代言者,鲜花、巧克力依旧是销售主角:在超市,巧克力、护肤品等挂上了七夕节商品推荐的标牌;在街边,花店早早打出了“七夕鲜花预订”的招牌;在网络上,电商七夕促销更是如火如荼。

那么,销量如何呢?26日,在省会石家庄中山路一家花店,工作人员正忙着捆扎花束。“我们提前半个月备货,货源主要自云南。”她说,从预订情况来看,销售量最高的是花束和花盒,还有网红小熊,价格从上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她告诉记者,近年来,七夕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认可”,鲜花销量大有赶超2月14的“西方情人节”趋势。

在某超市,七夕节商品提前一周就摆放在了显要位置,巧克力、红酒、果冻、护肤品等都挂上了七夕节商品推荐的标牌。“巧克力等七夕节所涉及的商品,主要是从25日开始有明显的提升的。”昨日,某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中,巧克力的销量增长最为明显,25日、26日,该店的巧克力销售环比上周增幅97%。

此外,根据京东大数据显示,今年七夕,同比去年同期,全国的酒店预订、永生花、牛排、机票、鲜花、巧克力、蜡烛、奢侈品、耳机等商品消费金额增长较快,其中永生花、牛排同比增长分别超过610%和350%。情人节标配——“花”的消费上,鲜花的消费金额高于永生花,永生花的增幅要高于鲜花,最受欢迎的花种是热情似火的红玫瑰,鲜花流行51朵款、99朵款、19朵款;永生花流行小王子、小熊等图案的玻璃罩礼盒款。

“七夕”促销,“浪漫体验”不可少

除了花和购物,不少商场更是打造浪漫场景,有的以玫瑰花爱心图案背景墙作为招徕手段,有的推出与七夕有关的体验式促销活动,希望在七夕市场中分到一杯羹。

昨日下午,在先天下广场,百对情侣“密室逃脱对抗赛”热闹开赛,猜词游戏、耐力对抗、智力对抗……紧张又有趣的活动让情侣们大呼过瘾。“本来打算七夕节和女朋友吃一顿饭,看到这活动就报名参加了,感觉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比吃一顿饭更高兴。”参与者小刘说,希望商家在节日促销上能多推出一些这样“走心”的活动。

记者发现,热衷过七夕节的群体以90后居多。今年25岁的小赵年初刚与男友领了结婚证。昨日,她也拉着老公一起去逛街。她表示,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既有传统的浪漫,商场里又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活动,挺好玩的。“除了商品促销,现在很多商场都会有参与性的相关活动,这些活动更吸引我。”她说。

大数据,七夕消费增长明显

而根据京东大数据显示,七夕前夕,河北消费者购买七夕礼品类商品的消费金额达到去年同期的1.5倍,整体消费金额在全国排名进入前十名,消费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廊坊市、保定市、石家庄市。大学及以上学历用户消费占比达80%,他们更爱购买红酒、奢侈品、饰品、香水。异地订单来看,河北消费者购买了更多来自北京、天津和广东的礼物。

对于“七夕”消费热度增加,有些市民表示,相比2·14,七夕节的气候舒适,而且不会与春节“撞车”,所以更愿意过“七夕”。“七夕节正在夏末秋初,气候舒适,衣着可以轻便、漂亮,而且,可以安排的室外节目也多。”张女士说。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如今,商家“搭车”圣诞节、2月14日西方情人节促销已经司空见惯,借七夕、端午等传统节日促销也逐渐兴起。这一方面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积极传播,另一方面,商业炒作也是一支功不可没的社会力量。“客观上,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正是有了商家‘提醒’,都市人尤其是年轻人才知道某个传统节日要到了。”不过,这位专家也表示,文化传承并非简单的形式呈现,要想让古老节日焕发出新生机,对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宣扬和传承仍需增强。



责任编辑:cprpr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