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人民日报红船观澜:扶贫岂能靠填表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7/8/2 14:08:59   
>> 相关新闻链接

7月中旬,非常炎热的一天,中部某省一位驻村第一书记发来一张照片,照片上八九个小伙子赤膊上阵,背对着镜头挤在一间办公室里,每个人旁边都堆了厚厚的一沓材料,每个人的后背上被戏谑地PS了四个字“精准填表”,下面的大标题是“酷热的天气阻挡不了扶贫的脚步”。这位第一书记告诉我,这是他们那里一个贫困村的干部在停电的情况下,仍在集中“攻坚”填表的场景。

这不禁让人想起前不久媒体曾披露,有关注基层扶贫干部的学者介绍,扶贫干部大量的精力被迫花在了填表上,中部某县5月下旬至6月扶贫干部要填的表多达90个,有的干部甚至从早到晚都在忙着整理各种档案材料、填写各种表格。有个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一边哭一边整理了一晚上的材料,因为“扶贫材料实在太多了”。

传来照片的这位第一书记也有同样的疑惑:说好的脱贫攻坚,为啥实际中却成了整天填表?他的朋友圈显示,6月底的一天晚上,因为领导一句“推倒重来”,夜里12点,几个乡镇干部又不得不重新“精准填表”“我们一直为脱贫攻坚在填表”!他介绍,他所在的省份在去年的扶贫工作考核中排名倒数,省里要求各地在两个月内集中整改,要求填写两套“脱贫攻坚明白卡”,而且必须手工填写,不得涂改;到了市里的推进会上,时限被压缩到一个月;到了县里,时限变成20天;到了乡镇,要求变成了15天填写三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短短一个月内,该省先后有多名第一书记和乡镇扶贫干部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但在有的地方执行时却走样变味,成了层层填表、数字脱贫,不仅没给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反而导致扶贫干部把大量精力耗费在“浩瀚”的“表海”里。试想,如果贫困户看到干部赤膊在停电的房间里填表,他们会心存感激吗?如果贫困户得知还有扶贫干部因为通宵填表累倒了,他们会觉得惋惜吗?如果扶贫干部能够把浪费在填90张表的时间节省下来,用到为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上,是不是效果会更好?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的地方还通过GPS定位、APP签到等方式确保扶贫干部一直呆在村里。如果人在村里,却不能去访贫问苦,而是呆在村部埋头填表,这样的定位、签到有多少实际意义?对贫困群众来说,他们不关注扶贫干部一天在村里呆了几个小时,他们更在乎能不能带来真正的实惠。那些所谓的运用高科技、大数据“规范”“约束”扶贫干部的方式,一方面反映出有些上级组织对扶贫干部的不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形式主义的变种,不仅拉不近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关系,反而极易让扶贫干部没日没夜的“苦干”成了“白干”。

当前,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后面的多是“苦仗”“硬仗”。扭转目前在扶贫中出现的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和数字脱贫、填表脱贫等倾向,刻不容缓,应真正树立以群众受益度、群众认可度、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标准的科学考核方式,确保扶贫干部活没白干、汗没白流、苦没白吃,让扶贫干部真正走进贫困群众心坎里,在脱贫致富上取得实际成效。



责任编辑:cprpr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