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企业家“一掷千金”为收藏引发的思考
来源: 亿润拍卖 更新时间:2017/6/5 12:03:08   
>> 相关新闻链接

近年来,中国企业家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海内外各种艺术品拍卖会,他们往往“一掷千金”购得天价作品。如2014年,刘益谦斥资2.2亿元拍下明代鸡缸杯;2015年又出手2.8亿元购得流失海外近200年的“明朝永乐御制红閰摩敌刺绣唐卡”;2016年,王中军2.07亿元“认爱”曾巩墨迹《局事帖》;清宫旧藏、元代画家任仁发的 《五王醉归图卷》以3.036亿元被苏宁集团收入囊中……一股备受社会关注的“企业家收藏”热潮来势迅猛。

种种迹象表明,如今大批企业家携大量资本涌入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国内艺术品收藏领域中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刘益谦2.2亿拍鸡缸杯后再花2.8亿拍下唐卡

很多人在猜测,这些名企或有实力的商人究竟为何纷纷跨界对艺术品收藏青睐有加?我想,这其中不排除“炒作”的嫌疑,但不可否认,中国的企业家已逐步成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收藏主力,民营资本开始关注中国艺术品领域,而中国的艺术品藏家格局也正在发生着改变,老一辈的藏家渐渐淡出,新生代的年轻藏家渐成主力,他们将会改写中国的收藏格局。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2.07亿元购得曾巩墨迹《局事帖》

近年来中国企业家纷纷进驻艺术品收藏领域,犹如一股“激流”,来势猛烈,这究竟为什么呢?经过分析,其实不外乎有两点:

第一,企业预用艺术品收藏来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

我的企业拥有实力,不光是资金,我还有内涵,我在财力和文化层面均是强者。在刚过去不久的2016年秋季拍卖上,王中军、张小军、苏宁集团、宝龙集团等“新藏家”亮相参与竞拍,出手阔绰,一致豪金,至今让人难以忘怀。不得不承认,这些实力企业藏家的出现,对艺术品市场起到了很大的刺激和带动作用。

第二,艺术品成为新型投资产品,扩充企业投资格局,规避部分投资风险。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艺术品的全新社会属性和价值不断被挖掘,艺术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投资理财”功能。企业高价购买艺术品,有很多是兴建自己的美术馆或博物馆,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一方面也算是一种投资,倘若日后这些艺术品价值提升,企业还会从中得到经济效益。

苏宁博物馆3.036亿元购得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

通过上述分析,各位可能都看出来了,企业藏家大规模进驻艺术品市场,其实主要是为了自己企业的发展和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看,不可否认,很多企业在“砸重金”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之余,其实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公众化效应。如2005年5月,保利集团斥资3000多万购回圆明园流失的铜铸牛首、猴首和虎首,为世人瞩目。这些实力企业让很多流失海外多年的艺术珍品可以“回家”,填补了国家艺术收藏的空白,也促进了中国艺术品的回流。

温州商人杜圣博1.6亿元买回

清乾隆“乾隆御笔之宝”寿山石御玺。 (资料图片)

艺术品市场在大量实力企业藏家进入的情况下被刺激,被激活,艺术圈里的人重新又燃起了希望。国内艺术市场在经过几年大幅调整后,有了抬头向好的趋势,其发展前景十分可期。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有些企业家在拍场“砸钱”,因为他们“不差钱”,所以购买艺术品的时候很多是凭个人的喜好。一些艺术品被抬高到天价,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价格不成正比。这是否反映了目前艺术品市场的秩序及发展体系存在需要完善和规范的空间?

我想,要让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责任编辑:cprpr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