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看懂了陈道明、胡歌,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读书?
来源:首富智慧 更新时间:2017/5/22 12:17:25   
>> 相关新闻链接

这一段又一段的金句,都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陈道明脱口而出的。

读书,为他孕育了一身儒雅的气质。

从鲁迅、胡适,读到柏杨、李敖、北岛,从杂文读到诗歌,阅遍万卷书籍。

读书花费了陈道明拍戏之余的绝大部分时间。曾跟陈道明拍过戏的剧组成员在采访时说过:“陈老师的爱好就是看书,特别是历史书籍,他的宾馆床上1/3被各种图书占领。”

江一燕一直视陈道明“如师如父”,她邀请他为她第一本书《我是爬行者小江》写序,陈道明提到了读书的好处:

“蒙蒙,我希望你再忙,也要有时间读书和学习。

韶光易逝,刹那芳华,皮相给你的充其量是数年的光鲜,但除此之外,你更需要的是你在一生中都能源源不断给你带来优雅和安宁的力量。

不少演员费尽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样子,我却宁可你花更多的时间,来涵养你的才情。”

这才是一个演员真正该有的样子。

读书,更是让陈道明洗净了娱乐圈里不尽的铅华。

“我跑了7年龙套,从来没有怨气,对于这个职业的戾气,我从来没有过。”他淡然道。

陈道明从中戏毕业后,1981年开始跑龙套,跑了7年终于在1988年得到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出演《末代皇帝》中的青年溥仪。凭借这个角色,他荣获了第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九届全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但每拍完一部大戏,陈道明都要主动歇上一到两年,读书学习,深居简出。

陈道明演绎的溥仪

读书,使内在更丰满,从而说话更自信、有底气。

在拍《康熙王朝》时,有一段戏长达8分钟,当陈道明看到台词本的时候,对编剧朱苏进说:“这词写得太好了,朱老师我能一遍过。”朱苏进不信,说陈道明吹牛,于是两人就打赌,要是能一遍过,就给全剧组发可乐。

在那个年代,可乐并不像现在这样常见,一听有可乐,所有的演员聚拢了过来,都等着看陈道明的好戏。

结果,陈道明真的就一气呵成,一遍过了长达8分钟的台词,周围的演员都不得不叹服。

而这段戏的节选,就是十分有名的“康熙乾清宫怒斥群臣”,只要一有反腐倡廉相关的新闻,很多人都会拿出这段经典戏码来作为谈资。

赫尔曼·黑塞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最好的自己。”

敢于在《传承者》批评青年评论员,敢于在任何场合直言自己的想法,阅读使得陈道明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演员。

一个出众的演员需要的是“阅历”,“阅”即是阅读,“历”则是经历,而智者博览群书,也是在阅历人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是阅历,成就了如今这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陈道明。

02

如果皮囊难以修复

我愿用思想填满他

会演戏又会读书的,还有胡歌。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但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这句话,很好地形容了胡歌。

23岁的胡歌,因一部《仙剑奇侠传》一夜成名。戏剧般的,24岁经历车祸、毁容;25岁整容,重新回到荧幕;现在已过而立之年的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要学。

在车祸治疗期间,他在日记里写道:

“车祸创伤了我的容貌,也冲击了我的内心。每次当我战战兢兢拿起镜子的时候,我都渴望能在镜子里寻找到勇气和力量,镜子的语言简洁而充满了智能,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够让我真正重新站立。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

在没有戏的日子里,胡歌会选择静下心来读书,看着别人的故事,影响自己的人生,是读书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胡歌说,“那些为书里人流下的眼泪,却让我看清自己生命的不舍。每一次为别人的命运思索,其实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归处。”

慢慢地,胡歌开始看古代经典和古典文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他都不放过;看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也看季羡林的《留德十年》。

沉下了浮躁的心,他在2013年又选择回归到话剧舞台,出演《如梦之梦》的5号病人,获得了第二届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最佳男演员奖。这部剧一演,就演了4年。

涅槃归来后的胡歌,从千篇一律的少侠风格走向了人物形象更多元化的林觉民、梅长苏、明台,他的表演愈加内敛厚重。

从偶像到演员,每个人都在评价:“胡歌终于转型成功了。”但谁也想象不到,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在书中寻找慰藉的胡歌。

《琅琊榜》发布会上,他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既然我活了下来,就不能白白的活着。”

不知要经历过多少个日夜的思想斗争,才能将这段戏、这句词演绎得这样感人。

在金鹰奖颁奖礼上,他没有立马上前领奖,而是起身向李雪健老师深深鞠躬,说“受之有愧”。

胡歌在颁奖发言时的一段肺腑之言也令现场不少人感受到,他不再是那个翩翩而来的少年,他已经成长为了一个足够内敛的男人:

对于李雪健只带了一位随行人员这件事,他深感惭愧;

对于林依晨当年的一句“用生命在演戏”,他心怀感激;

对于郑佩佩演戏时的认真刻苦,他由衷敬佩。

他开始从身边人渐渐学会了“演戏是一个探索人性的过程”。

连与胡歌并不相熟的刘若英,都忍不住夸赞胡歌这段“告白”。

而当面对卓伟的挑衅时,他礼貌而又巧妙地回应:“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在车祸后的第三年,他出资用离世助理的名字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并继续雇佣了当时开车的司机。

即使是送好友、记者的新年礼物,都是书以及一张五百元的购书卡,他希望自己从书中的获益也能福泽到身边人。

“备上薄礼一份,愿书香缭绕”

最近,正在事业上升期的胡歌却又选择远赴美国学习,这并不是身为“明星”的最佳选择,但却是身为“艺术家”的必经之路。

若非阅读相伴,胡歌不会将“本我”读的如此透彻。

一段《读自己》的视频里,胡歌淡淡说道“我想在阅读中让时光飞度,是最优雅的老去方式。”

当浮华喧嚣奔走而过,万事万物都会尘归尘、土归土,而读书给我们带来的一切却只会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加香醇。

余秋雨先生说过: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即使是身处需要靠青春、靠皮相吃饭的娱乐圈,这个“社会潜规则”依然成立。靳东、吴秀波、黄轩……显而易见,读书与演技成正比。哪怕在这个快消品过剩的时代,观众仍会选择更有味道的演员。

作为普通人,我们更该如此,将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并且在这种习惯中不断修行,最终成为你能够想象、甚至无法想象的自己。



责任编辑:cprpr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