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民宿第一品牌创始人套现离场?民宿发展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来源:农场主+ 更新时间:2017/4/8 10:21:19   
>> 相关新闻链接

导语

近日,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民宿圈——民宿第一品牌‘花间堂’(上海花间堂投资有限公司)的创始人、CEO已经退出了。消息一出,对民宿未来发展的担忧更甚。一边是民宿遍地开花,一边是某些知名民宿黯然退出。据有调查显示全国80%的民宿都不赚钱,亏损不分大小,倒闭不分先后。民宿发展,未来到底在哪里?

创始人的离场

“从今天起,我将告别花间堂,作为花间堂的创始人,我保留控股方北京青普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东身份,也意味着,从今天开始,我和各方的交流,都是以我个人的身份,我所谈论的花间堂,都是以我做为花间堂及花间堂品牌创始人的身份,而不再代表花间堂公司。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是幸福地完成了一件叫“花间堂”的事。”

张蓓以这样一席声明,正式告别了她一手创立的花间堂。作为民宿第一品牌“花间堂”的创始人,张蓓可以说是“花间堂”品牌代言人,她的离开,被许多业内人士看做民宿危机的一个信号。民宿,到底怎么了?

花间堂的兴起

中国的民宿热潮兴起于丽江,作为精品民宿的代表,花间堂同样在2009年6月开始筹备第一个院子,到了2010年4月26日,第一家店花间堂丽江·植梦院正式对外营业,之后的两年半,该区域内又有9家分店相继开业,花间堂“大丽江组团”由此勾勒而成。10家店,150间房,看似规模不大,却足以在市场上制造 出“风浪”。

可以看到,初期的花间堂是伴随民宿热潮生于拥有独特人文气息与绝美自然风光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如丽江、香格里拉等。但这类城市的优缺点十分明显,法定节假日或旺季时固然人气爆棚,到了淡季同样也少人问津,不平衡的人气毫无疑问会增加经营的风险及不确定性,花间堂之后的布局则可谓“顺时而为”地紧跟了市场前进的步伐。

开业时间开业酒店

2010.4.26丽江花间堂·植梦院

2011.7.16丽江花间堂·怡池院

2011.8.16丽江花间堂·隐泉院

2011.12.17丽江花间堂·编制院

2012.1.20丽江花间堂·听荷院

2012.9.19丽江花间堂·青尘院

2012.9.30束河古镇花间堂·墨香院

2013.2.8丽江花间堂·问云山庄

2013.2.8丽江花间分糖

2013.10.1香格里拉圣地花间堂

以大城市周边游为代表的“城市微旅游”是近两年旅游市场的绝对热点,而背靠上海这一世界级都市的江浙沪地区凭借更为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居民更强的消费能力成为了周边游发展的黄金地带,乌镇、同里、周庄为代表的古镇以及莫干山、安吉等地均受到游客热捧,花间堂这一时期的落子同样锁定在了这些地区。

开业时间开业酒店

2012.4.26周庄花间堂·季香院

2013.11.23苏州文旅花间堂·探花府

2014.5.28杭州西溪花间堂

2014.10.26苏州文旅花间堂·山塘人家

2015.6.14无锡田园东方花间堂·稼圃集

2015.11.28同里花间堂·丽则女学

产品定位:将高端精品酒店与特色民宿“合二为一”

花间堂将自己定义为“文化精品度假酒店”,将高端精品酒店的服务理念与地方民居、民俗等人文特色高度融合,两种产品形态各取其所长。

事实上,花间堂一直是被当做民宿发展的标杆。

盈利困境?

“民宿有点难。”言及如今的行业形势,宁波夏雨雨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运韬表示。

在他看来,该行业目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以至于民宿行业在近两年一直处于井喷期,但由于民宿很多先天的、很难解决的问题存在,比如受体量小、假日经济、缺乏专业运营团队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发展困难。

事实上,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止有情怀的人继续杀入该领域。

王运韬的微信朋友圈真实地“记录”了近年来他围绕“民宿”展开的各项工作,如今,熬夜已然成为常态。

“想进入民宿行业的人形形色色,有传统行业的老板、教师、装修公司老总、咖啡馆老板、旅行社经营者等等。要说共同点,那就是大多都有一种情怀,想要回归乡野。他们想在田野、山涧、小溪边、海边,甚至大山里修建个性化十足的房子来接待客人……”王运韬说。

而投资周期也因为投资人的差异而长短不一。就王运韬经手的项目而言,从有意向到试营业,最短的4个月,最长的4年,投资金额也从几十万到上千万元不等。

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年前,一三线城市的小老板变卖了其所有资产,来找我说,他打算做一件有情怀的事儿——投资一家民宿。”前述知情人士称,现实就是这样,有人拿钱砸民宿,真正有情怀的人却搞不好民宿。

因投资额、投资规模的差异,民宿房间的价格也变得参差不齐。

从几十元(每间/夜)到几百元(每间/夜),甚至到几千元不等,有些甚至比五星级酒店的价格还高。以花间堂为例,公开订房信息显示,该公司的房间每间/夜的售价基本上在500-800元。这一价格在民宿行业里被认为是“正常”,“2000元以上的并不少见”。

“这样的价格常常让人变得恍惚,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民宿?”Galen Moore反问。

然而,高房价换来的未必是高收益。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民宿的盈利能力普遍堪忧。有近80%-90%的民宿经营者不盈利,除了部分经营好的或是能拿到政府补贴的,大多数的民宿都不怎么赚钱。

“民宿行业的集体恐慌,或许就快要出现了。”前述知情人士说。除了花间堂创始人的“退出”,据他了解,莫干山民宿的经营状况也开始下滑;业内著名的众筹平台也开始参与线下的运营,甚至走上了转型之路,未来如何,真的不能只看情怀了。

民宿发展的症结在里?

网友“卧龙小子”:“民宿是个人玩的情怀,是否盈利,看个人的魅力!公司运作的民宿,情怀在哪里?文化在哪里?灵魂在哪里?”

网友“驰骋(山东蓬莱人)”:“民宿不赚钱大多是房租贵吧?如果是自己房屋搞得好还是赚钱的吧。大多的民宿其实就是一个旅店而已,只是加了些情怀,又因为位置不好导致周末经济,再加上受众少,客源少价格又贵。所以导致了这方面问题。民宿,还是当地人而且是户主来做最好了。租房来做不现实。”

网友“nation”:“情怀又不能赚钱,有情怀的基本是文青,可曾见,披头的忧郁文艺男青年是大款?民宿这种小众化产业收着大众化价钱,向没钱的文艺小屌丝提供优质服务是不可能盈利的”

网友“小胖”:“作为一个行业从业者,我来说下为什么不挣钱。因为这个行业本来是共享经济,自己有空闲房屋,让空闲房屋变现。你这个例子,她不叫民宿,叫客栈,如果贷款买车,全职跑滴滴,也不是共享经济。大多旅游城市,比如一个人在丽江或三亚有个房子,每年除了自己不定时住2个月,剩下10个月还得维护。如果拿出来做短租,等自己想入住了,房态一关,自己入住。即维护了房子,又有利益,如果民宿平台和开发商一起合作,还能卖房子,帮政府去库存化。”

在一篇关于花间堂创始人张蓓已退出的文章下面,我们发现了许多网友的留言和关于大家对于这件事的想法。

综合来看,大家认为现在许多民宿已经脱离了民宿的本意。以经营连锁酒店的方式来管理民宿既失去了民宿的本意,无法发挥民宿本身承载地方文化特色、提供风俗风味的功能,而高成本高价格的方式运营却又无法让顾客享受到同价位酒店的便捷。付出与需求的不对等,让民宿顾客的流失量逐渐增加。

民宿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单一的盈利模式而导致的假日经济,高价位无法吸引一般消费者的,承载功能的丧失,还是发展数量过快市场容量太小?民宿发展也许存着这些问题。或许只有回归到民宿本身的状态,民宿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如今民宿发展,不过是民宿发展的一种探索和试探,未来会如何,市场会告诉我们答案。

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或者闲置的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此定义完全诠释了民宿有别于旅馆或饭店的特质,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因此蔚为流行。民宿的真正意义,或许需要再细细的体会一下。



责任编辑:cprpr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