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每年全国“两会”的热议议题。日前,国务院国资委肖亚庆主任在“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天职,作为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要带头、要率先”,既包括国内的履责,还应注重国外的责任,既囊括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也应包括中央大力推行的精准扶贫等。
站在新时期,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自身的责任竞争力呢?借此契机,特把《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6》课题组黄群慧研究员的“展望十三五:开启社会责任新时代”一文进行重读,以飨读者。
展望十三五:
开启社会责任新时代
2006年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元年”,至今已走过了快速发展的十年。十年间,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多方力量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渐呈现出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力量日趋社会化、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常态化、社会责任标准及评价日趋本土化、社会责任关注议题日趋广泛化、社会责任管理日趋专业化等特征与趋势。十年努力探索、十年艰苦实践,企业社会责任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和新血液,也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取得更大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十三五,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突破期,是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迈进的阶段转换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推进期和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提质升级期。毫无疑问,“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的新常态将给企业社会责任带来严峻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可以说,未来五年将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健康、深入发展,开启责任新时代的五年。
第一,新理念、新思路,为企业社会责任培育了新的土壤。“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与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一脉相承,成为“十三五”时期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也为我国企业今后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培育了新的土壤。对企业而言,需要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要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开展工作,把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和低碳环保等一系列国家意志转为自身行为,推动企业自身和促进行业社会责任事业进一步纵深延展。
第二,新标准、新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底线要求。2015-2016年,一系列国内外重量级社会责任标准、政策相继出台,交织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又一个关键承接点。联合国继千年发展目标之后再次提出2030年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香港联交所推出升级版的《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指引》,对环境、社会两个范畴的信息披露提出了“不遵守就解释”原则;GB/T-36000《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三项社会责任国家标准正式出台;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成熟定型、综合价值创造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和运营透明度显著提升等总体目标”。新标准、新政策在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灵活空间的同时,也在不同层面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或强制、或倡导,更系统、更直接的要求。
第三,新议题、新实践,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实践总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履行社会责任早已成为全球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和社会共识,随着社会责任实践不断发展,企业对其的认识也在不断变迁。近年来,工业转型、消费升级、一带一路、雾霾、新能源、员工关怀等社会热点都促使了优秀企业提前谋划、充分准备,去重新思考企业存在的价值以及如何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实现新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步由外在压力转变为内生动力。可以预见,未来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综合价值将日益显现化,由创新社会责任而实现商业成功的案例也将频见报端。
第四,新工具、新媒介,创新了企业品牌形象传播方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传播实现“从个体的单向传播,到集体的多维反馈,再到互联的任意沟通”,这种改变使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模式和品牌传播都很大变化。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内容更加人性化。不同于传统“广告”轰炸式营销,新媒体视角下更加强调对人的尊重,那些与受众建立同理心的内容往往更容易获得青睐,有时甚至会取得“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传播更强调互动和精准。不同于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利益相关方线下沟通等形式,很多企业借助微信、微博甚至网络直播,通过即时连线、即时反馈,把企业的品牌理念和责任信息精准投放给用户,并得到良好的互动,最终获得企业相关方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迎接社会责任新时代,要处理好以下四类关系
社会责任新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社会责任的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以及责任践行者都带来很多的启发和思考,在此社会背景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重点处理好以下四类关系:
一、从空间上,树立全球化格局,兼顾国内与海外。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推进和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已跃居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企业在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将面临诸多不同于国内的责任风险与挑战,如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经济水平、民族宗教、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同,这些风险与挑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但它将直接或间接制约着中国企业能否顺利“走出去”。有鉴于此,中国企业必须革新思路,树立全球化和世界公民思维,在履行好国内责任的基础上,将共生共赢理念拓展至海外,不断强化海外履责意识和能力,以此作为推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进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从时间上,立足长远发展,平衡长期和短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时间,从不同的时间维度去思考社会责任议题会得出不同的答案,甚至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答案。由于竞争的激烈、资源的短缺等原因,很多中国企业的经营尚在为立足和短期的生存而挣扎,尚无暇考虑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而在其决策中存在着大量的短视行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公司社会表现与其财务表现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且没有迹象显示公司的社会投资会降低股东价值。因此,企业的战略决策须要考虑和平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从更长发展视角去看待诸如节能减排、慈善公益、品质保障等议题,以负责任地经营来平衡企业长短期发展,实现自身的基业长青。
三、从内容上,关注实质议题,理清全面与重点。一般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所涉及的内容和议题具有广泛性,包括员工关爱、供应商管理、安全生产、股东价值、环境管理等等,并且这些议题随着社会责任的进步和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还呈现动态性的特点,这使得企业往往无所适从。因此,企业要找准定位,守住法律和社会的底线要求,通过识别核心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诉求,以及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影响,辨识出本企业核心社会责任议题,并重点关注和履行核心议题,实现企业经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四、从方式上,创新传播思路,把握内容与形式。如今,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风靡中国,报告发布的周期越来越短,形式也由纸质版、电子版报告进阶为微信版、H5版、视频版、简版等。作为信息披露及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工具,社会责任报告在企业的公开透明、信息沟通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也逐渐呈现出“内容空洞”“形式乏力”“报喜不报忧”等与社会责任报告初衷背道的苗头。今后,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信息传播时,一定要深刻明白社会责任信息的最终目的是要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要做到内容全面、准确、即时等要求,并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创新传播思路,达到“内塑外质”的效果。
迎接社会责任新时代,企业可重点关注以下三大问题
“十三五”时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面临着深刻的环境变化,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对企业而言,应该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可从以下三点探索:
一是强化社会创新,重塑新商业思维。企业社会创新鼓励企业运用生产、研发、营销等多维度的运营资源优势,结合公众关注的重大社会议题,通过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共享价值。与传统社会责任强调合规不同,企业社会创新更强调创新和战略行动,也越来越被全球商界领袖及各国政府所重视和倡导。新时期,面临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企业界和企业家可从商业的角度去审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创造性的行动,变“危”为“机”,同步创造经济、社会共享价值,实现企业形象溢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关注社会议题,加强责任融入。“十三五”时期,中国企业应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变革大局以及自身实际,重点关注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等四大议题。精准扶贫,提升战略性公益。打赢脱贫攻坚战,须充分发挥企业扶贫的作用。企业须摆脱传统上的“单打独斗”、捐钱捐物的“输血”思路,建立精准扶贫新思维,从公司战略层面统筹规划,利用自身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采用商业化方式运作,在扶贫攻坚中坚持尊重、平等的价值取向,注重扶贫对象的需求评估和赋权增能,在此基础上强化效果传播,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把握“一带一路”机遇,积极履行海外社会责任。“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政策红利,“走出去”的企业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同时,也应努力在基础设施建设、诚信公平、优质服务、本地化雇佣和采购、环境保护、海外公益等方面有所作为,重视、塑造并展示良好的企业海外形象。绿色低碳,践行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成为核心发展理念、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绿色金融日益成熟……推进环境管理的系统化与科学化、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挖掘绿色发展潜力、创新节能环保技术,将成为未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和核心竞争力。加强管理,打造责任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对于多数生产和服务型企业来说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基础,任何环节的责任缺失都将最终波及企业本身。今后,企业可加强对供应商、分销商、合作伙伴的守法合规、安全环保、员工权益、透明运营等的系统评估和管理,通过发挥对供应链的领导力和带动力,推动供应链成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三是加强责任管理,提升内部运营。随着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从“重实践、轻管理”到逐步认识到责任管理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虽然近年来,有一大批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社会责任的工作复杂性和专业性,今后企业可在树立责任理念、建立责任组织,制定责任战略、推进战略、推进责任融入、开展责任绩效、提升责任能力等方面积极努力,探索如何持续推进社会责任工作切实融入生产运营的新方式和新办法,让社会责任管理发挥应有的价值。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唯有奋斗,才有未来。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站在新的历史舞台,让我们携手开启责任新时代,共同开创美好新未来,这样的希望,是理论界的,更是企业界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
2016年10月
责任编辑:cpr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