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任泽平最新研判:中国正面临一严峻挑战,关乎世界格局
来源: 正和岛 更新时间:2016/11/26 11:19:12   
>> 相关新闻链接

2016第五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于11月24日-26日在成都举行。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发表主旨演讲,对未来中国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做了详尽的分析解读。

任泽平强调,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增速换挡阶段,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将决定中国能否成功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回归中国政策层面,他点出未来数年,有5大领域值得密切关注与投资。而具体到2017年,具体到比较受关注的股票、债市、房市、汇率这四大类资产,同样做出了他的一个预判,供读者参考。

向大家报告一下:

时值岁末,展望来年,大家留意,在2017年或许将看到3个比较重要的变化,分别是经济、政策以及大的资产领域。

第一,对于经济。

持续7、8年的漫漫寻底之路,中国经济可能会在2016、2017年构筑一个L型的软着陆,在明年年中可能会有二次探底,但探底幅度可能不深。

过去这几年,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和爆发金融危机,大家一直有各种担心,但凭借30多年改革开放建立的庞大市场基础,我们离增速换挡的底部已经不远了。

第二,对于政策。

大家要留意明年的变化,我们将由过去货币放松进入财政扩张以及供给侧改革为主的新的政策时代。全球货币大放水长达7、8年之久,以美联储加息为主,货币放水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到了明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会看到中美财政布阵以及供给侧改革在中国的发力。

第三,对于大类资产。

中国的大类资产已经开始新一轮轮动,从债市、房市向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流动,明年我们相对看好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对于债市和房市我们偏谨慎一些。

驱动股票市场的逻辑由流动性驱动变成了业绩驱动,也就是说,从过去的水流变成了一个业绩流,它变得更加持续更加健康,更加行稳志远。

以上是我的主要观点,接下来讲一下逻辑。

全球经济形势

对于经济形势,我们总的观察是,世界经济经过去长达8年的调整,可能正在构筑它的底部,欧洲、日本正在触底,美国正在复苏,印度正在起飞。中国经济今年L形的探底,跟世界经济整个周期的节奏是相符的。但是,中国经济当前的L形触底更多的是周期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中国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的脆弱性,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大致在去年5月份,中国经济可能进入一个L形的软着陆,当时我有一个判断,随着房地产投资触底以及供给侧产能出新,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底部已经不远了,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可能是L形。

▌这几件事可能改变全球格局,必须注意!

世界经济经过8年的调整,似乎也在逐渐探明它的底部。美国凭借着相对比较好的人口年龄结构,以及每年100万的新增移民,仍然保持了它的活力。因为过去这几年全球没有大的技术变革浪潮,这一轮全球经济的改善主要是跟人口年龄结构有关。在主要的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的年龄层结构可能是最好的,总和收益率、人口扶养比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当中是最好的,经过Q1零利率以后,它的复苏基础比欧洲、日本显得更加健康。

当前世界经济的挑战在哪里?挑战在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有16万亿美元的规模,中国是10.7万亿美元,但美元是全球的锚货币,美联储掌握全球流动的阀门,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会让美元进入强势周期,全球资本回流美国本土,这就是大家热议的全球流动性拐点,全球的货币政策和流动性不像以前那么宽松,大家看到欧洲利率都出现了反弹,出现了资金边际上的紧张,这是大家留意的资金的变化。

明年,美国可能改变全球格局的就是特朗普入主白宫,特朗普的言论非常夸张,他没有执政经验。大家要留意一个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是怎么应对的呢?是通过货币超发。货币超发的背景下,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是拉大的!我们看到,全球收入差距拉大的背景下,民粹主义开始抬头,前面有英国脱欧,现在有特朗普入主白宫,以及未来意大利的公投和法国大选,大家需要留意。

▌中国经济正面临一个决定性挑战

我们来看国内经济,国内经济大家记住两点:放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最大的宏观背景叫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

大家看这张图可以看到,横坐标是人均GDP,纵坐标是经济增速,这是当时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结论,2009年当时国务院的领导布置给研究中心一个任务,中国有没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当时我们研究发现,所有成功追赶的经济体都在某一个十年出现了增速切换,中国大概就在这个时间,中国过去经济寻底长达8年之久,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下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增速换挡。

二战以来世界上100多个经济体都想成为发达国家,但是真正进入发达经济体俱乐部的有多少?12个,这就是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要么我们通过成功转型跻身发达经济体俱乐部,要么就在中等收入阶段,表面看是经济换挡,这背后实际最根本的是我们要有一轮新的变革。

我们处在换挡增速的什么位置?2015年5月份我当时提出,随着房地产投资见底,以及去产能、去库存步入尾声,大家将看到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大底已经非常接近了,未来相当长时间可能中国经济是L形,中国经济大概率在近期不会硬着陆,而且有可能会是L形的软着陆,这是当时的判断。为什么作出这个判断?拖累中国经济下行的供求两侧,供给侧主要是去产能、去库存,需求侧主要是房地产和出口下滑。

今年年初,拖累经济下行的主要周期性力量开始见底。我们看房地产,2014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告别了过去早增长时代,2015年下滑到只有1%的增长,这是历史的新低。去年12月份当月只有负的1.9%增长,这是拖累经济下行的第一个力量在今年触底。今年房地产投资前十月回到正6.6%,拖累经济下行的第一个力量开始触底回升。

第二个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企业去库存,由于上一轮价格跌得非常惨烈,企业库存去化非常充分,今年6月份企业已经开始新一轮补库存。平均而言,一轮补库周期大约持续1年左右,也就是说这一年补库周期有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年中。

第三,人民币汇率,2014、2015年全球贸易收缩以及人民币过强,导致中国出口2014、2015、2016年持续下行,2014年中国出口全年增长6%,2015年全年只有负2.8%增长,随着全球经济触底以及修正人民币的高估,大家看到今年中国出口虽然还在负增长,但是没有恶化,中国出口也见底了。

还有供给侧收缩,价格黏性和体制刚性,我们产能收缩相对比较滞后,但是在去年以及今年我们观察到的迹象,尤其在一些产能过剩的领域,我们看到供给端的收缩取得明显进展。当今年需求触底以后,我们看到需求向供给侧传导,大家要库存要产能的时候,我们发现供给端新的力量开始出现。今年,因为供给侧收缩和需求触底,大宗商品价格迎来上涨,甚至堪称牛市般上涨,这绝对不是偶然。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银行信贷对于产能过剩行业非常谨慎,以及企业家对未来信心仍然不足,未来这种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还会再持续到明年,企业盈利还在边际改善。

总的来看,2017年,中国经济离增速换挡的底部可能不远,大家对中国经济悲观的预期会有修复,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基本面已经得到基本改善。

中国政策的变化

▌未来30年,这5大领域最值得投资

随着十九大召开,我们对新的五年有所期待,供给侧改革由方案准备期进入落地攻坚期,毫无疑问,无论是货币宽松或者财政刺激都解决不了结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改革,它的表述是供给侧改革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主攻方向,我们判断,2017、2018年将仍然处于供给侧改革的时代,只不过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和内涵会发生变化。

第一,去产能,主要是去国企和传统行业过剩的产能。

第二,去杠杆,主要是去企业杠杆,恢复企业再出发的能力。

第三,降成本,主要是降税费、融资、交易、制度、用工等一系列成本。

第四,补短板,主要是服务业的短板以及基础设施的短板。

我曾经有一个判断,供大家参考,中国过去30年的成功是制造业开放的成功,中国未来30年成功将是服务业开放的成功,当大家有车有房以后大家买什么?买健康、买快乐。也就是站在现在的这个时点,大家将迎来第四轮产业变革的浪潮。

第一轮是解决温饱问题,第二轮是90年代解决耐用品消费升级的问题,第三轮是2000年以来是住行消费升级问题,第四轮是服务业和消费的升级浪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未来金融保险、软件信息、科技研发、商务服务、教育医疗这些都是好的行业和赛道,这些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企业密切关注。

4大类资产

01 股票

对于股票市场,第一个判断,经过主跌以后,今年熔断是最后一波的主跌浪,市场最悲观的预期已经在里边了,市场的主跌浪已经结束。

第二个判断,留意今年的市场,2、3月份以后可以随时翻波,因为整个市场是振荡向上的,对于2017年我们持中性偏乐观的态度。

第三个判断,驱动市场的力量由过去的流动性变成业绩,也就是说市场主要的逻辑由水牛变成业绩牛。

第四个判断,我们可以留意,所有的大类资产里边股市、债市、期货市场经过调整,股票市场从去年以来相对具有吸引力,而且从L形触底,提供了比较扎实可靠的基本面支撑,所以未来推荐大家加大对于股票市场、股权市场以及商品市场的配置力度。

02 债市

债市L形触底,债市长达3年的牛市大门可能已经关闭,明年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有交易性机会,但是趋势性机会已经结束。

03 房地产

我们倾向于认为未来小周期结束了,平均而言,一轮房地产周期调18个月,大致调到明年年底,但是大周期没有结束。

04 汇率

因为人民币仍然高估,我们认为汇率仍然在修正高估的进程当中,但是市场不是担心汇率贬值,真正担心的是汇率贬值导致的资本流出失控,目前是整体可控的。

中国经济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虽然L形触底,但是更多是周期性触底,而不是结构性触底,中国经济最大的希望来自改革,最大的红利来自改革,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希望也是来自于供给侧改革。



责任编辑:cprpr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