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留or撤? 外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遭遇“七年之痒”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9/28 10:38:12   
>> 相关新闻链接
·工行办理全球首单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 ·一只中国小“企鹅”的大世界
·商务部:对美国进口肉鸡产品启动“双反”调查 ·盛大游戏创今年美国IPO之最
·成品油调价窗口再度打开 本月末或下月初可能调价 ·乐凯行图片集
·乐凯行图片集 ·立秋后 男人排毒比进补更重要
·"小胃病"不治 竟成晚期胰腺癌 ·科学家发现爆米花对健康有益

    举个例子,现有已经出现的案例。如华泰人寿在去年底,外资通过增资,使得公司从中资公司转身为合资寿险公司。公司2005年开业,总部设在北京,现已开设北京、浙江、四川、江苏、山东、上海、河南、福建等省市开设百余家分支机构。

    可以说,外资的撤离会本着赚钱为先的想法,用股权换收益,退一步为的是今后寻找机会再进两步。

    上海证券报:有疑惑说为什么当初大家认为的外资狼,会变成羊,这种变化的内涵是什么?

    巴曙松:应该用发展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当本土机构竞争力弱小的时候,外资是狼;当本土机构竞争力迅速提高之后,外资是一个竞争对手和伙伴。金融业不是为了开放而开放,开放的目的是为了中国的消费者获得优秀的金融服务,是为了中国的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是为了中国的企业获得效率更高的融资。如果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并在这些领域作出了贡献,就达到了开放的目标。完全封闭的金融体系也并不安全,原来中国金融业完全封闭,却在银行体系形成了巨大的不良资产,这本身就是对中国宝贵的金融资源的巨大浪费。

    郝演苏:不光是羊,整个就是小老鼠。这说明开放之处我们太在意外资了,对其真正实力大小并不知情。

    综合经营 监管要跟上

    上海证券报:有种现象值得关注。在香港,排位居前的保险公司不是银行旗下的,而是专业化的友邦保险。另外,前几年花旗收购旅行者后,又庆幸自己主动放弃。如何看待专业化经营与综合经营的利弊?

    巴曙松:要主动学习国际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要客观评价不同的个案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花旗银行的结构调整,表明其倾向于选择专业化经营,但不可否认,此次金融危机中许多专业化经营的投行也出现经营失败。所以,并不能简单得出结论说专业化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好。

    综合经营效果关键还是金融机构自身的竞争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以及资源共享能力,以及不同金融行业之间的协调效应的发挥程度。

    从金融属性看,保险业更多的是一种金融产品,所以一家银行进入保险业,无非多了一种产品,并不意味着仅仅只卖自己所属的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同样可以卖其他公司的保险,所以,这种优势并不明显。

    银行入股保险,关键还是后台的整个能力和客户的共享能力,这个观点是近期我拜访台湾的一个金融机构时他们谈的,我觉得很好。 

    郭田勇:综合化经营是一种趋势,银行参股保险和保险参股银行是一个道理,互相参股之后都将更加具有综合优势,也增加了赢利点。

    但单纯从参股来看,如果监管机构真的把参股条件或者混业经营的门槛放低,互相参股,会把中国的金融混业经营进程向前推进,使得整个银行业、保险业出现无差异的情况,未来就有可能形成大型金融控股集团,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只不过,金融控股公司一开始主导性产业可能不太一样,但从外部往里的观察来看,其实这个差异性比较小,只是其中银行和保险在金融控股公司中地位和影响力的区别,但从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构成来看,今后差异会比较小。

     银行系保险公司显示威力尚需时日

    上海证券报:看好银行入主的保险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吗?外资对银行和保险的撤退,有无可能成为趋势?还是发展的阶段反应?

    巴曙松:外资撤离只是一个周期性的变化。与此同时,一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依然在积极拓展中国的本土业务。很多外资银行在迅速扩张分支机构布局,例如汇丰,本来已经有交通银行的合资,但同时本土网络的拓展也十分迅速。

    郝演苏:关于银行热衷进入保险行业,从目前来看,银行投入保险的资金相对银行自身实力,是非常少的。另外,无论是中行进入的恒安标准人寿还是目前市场热议的几家可能换主的保险公司,在保险行业占比都非常小。因此,银行入主保险,从目前看,无论是对行业本身的冲击还是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而言,所发挥的作用都是十分有限的。

    对于银行专柜出售的保险产品,一定不是专业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因此,银行入主保险公司,发挥银行网点来销售保险产品的直接效应是有限的。况且,为了适应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和自身发展,银行不可能出售单一的保险产品,因此,银行系的保险公司想借助银行平台得到更大发挥,目前看是不现实的。

    另外,银行与银行控股的保险公司,都是亲兄弟明算账的做法,都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操作,因此,银行系保险公司究竟能借助银行系统多大好处,还需要时间磨合和检测。

    郭田勇:银行参股保险公司在国内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银行一直对参股保险公司积极性比较高,保险公司参股银行的积极性同样很高。问题是,国内金融业在分业经营的状态下,银行业相对属于较强势的一方,规模和实力总体比其他金融行业都要大得多,所以银行在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希望能拓展更多非银行金融领域,业务向外溢的积极性非常高。当然,银行在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外扩张,基本上不受限制,比如发起设立银行系的租赁公司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租赁公司也由银监会监管,因此银行发起设立基本没什么障碍,但当银行跨出这个圈子,比如设立或参股保险公司,就涉及两个监管主体,而两个监管主体从各自监管的领域角度出发,也有更多的考虑。

    实际上,银行起初是想直接发起成立银行系的保险公司,而不是只想参股现有的保险公司。这在银行和银监会看来没什么问题,但保险业的监管机构就可能认为银行直接发起设立保险公司会对整个保险业市场格局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银行有渠道垄断优势,成立保险公司后,其渗透能力可能对现有保险公司带来冲击,所以现在银行单独发起设立保险公司基本被封住了,银行要想涉足保险只能参股现有保险公司,而参股也意味着基本上控制住了银行对保险业的渗透率。

    比如想参股中国人寿,不是想参股就可以参的,且参股这种大保险公司,银行很明显也难取得实际控制权,所以目前银行参股的基本都是些规模相对小的保险公司,当然,如果银行做好了这些保险公司,也会对银行提升所谓一站式的全能性金融服务、对银行的盈利带来一些贡献,但目前因为参股规模量较小,所以不能期望参股保险公司短时间内对银行利润带来太大的提升,毕竟现在是发展初期。

    保险公司参股银行也一样,只能参股一些中小银行。因为银行比保险规模大的多,所以基本只有大保险公司才有条件参股银行,而从资金实力上来看,大保险公司恐怕也只能以参股中小银行、股份制银行为主,参股大型银行本身实力不一定够,参股也之能参一点,所以也基本呈现大保险公司参股中小银行的局面。

    上海证券报:如何看待目前出现的合资寿险公司转变为中资公司的现状?

    郝演苏:当年合资寿险公司中的中方股东则大多属于在国内某些领域具有控制或垄断地位的企业集团,尤其像国家邮政局、中国石油、首都机场这种可以直接或间接控制相当规模人身保险业务的企业集团,期望利用股东优势或垄断地位控制保险市场资源,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做的。

    对于目前出现的将合资寿险公司转变为中资公司,如光大增资将光大永明转身为中资寿险公司,中国银行的进入也使得恒安标准人寿换身份成为中资公司,这不是什么好现象,值得警惕。

    毕竟,银行实力大大强于保险业,银行系统整合能力也高于保险业,合资寿险公司如果纷纷转身中资银行背景下的中资保险公司,对保险行业的冲击较大,不利于公平环境下竞争,容易出现兄弟之间的相互厮杀。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