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戴自更:13年来,新京报为何能屹立不倒?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更新时间:2016/11/14 14:28:02   
>> 相关新闻链接

新京报社长戴自更

下文为新京报社长戴自更在新京报创刊13周年答谢晚宴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新京报社,对你们出席新京报创刊十三周年答谢活动,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很多人都觉得寒冬已经来了,而我们还能在这里如约相聚,这是很温暖的一件事。大家知道,这些日子,已经不止一家报纸传出了难以熬过这个冬天的消息。所以,今天能如约在这里向大家报告新京报这一年的成绩,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新京报创刊的十三年里,世界有了太多的变化,新京报也跟着在变。4天前,河北保定的一个孩子掉进了枯井,是新京报记者第一时间赶到了救援现场进行报道,而关心这则新闻的读者不必再等待次日的报纸,他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新京报记者的现场直播——我们的记者在现场坚守了三天三夜。

即使十年前,我们也很难想象会有这样的一天:新京报的含义不再只是一张报纸,而是一个可以7X24小时、全方位、全媒体提供新闻资讯的内容平台。新京报现在到底是什么?确实很难定义,它有一份具有公信力的报纸,同时还有即时新闻、移动端,有强大的微信矩阵、快捷的新闻直播、可称之为“上帝之眼”的动新闻,甚至还有“寻找中国创客”系列品牌活动。新京报每天产生的300多条原创内容,就是以各种媒体形态和传播方式呈现的。以前我们只有几十万的报纸订户,现在标注着新京报出品的新闻资讯的阅读量每天有上亿,在几大门户网站和移动端,新京报的新闻点击率始终排在前列。

有一些朋友跟我表达过这种好奇。我回答说,新京报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媒体。在PC时代,新京报就做了新闻客户端和数字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又率先抢占了微信公众号、视频等资讯风口。我们一直像夸父逐日一样跟着时代在奔跑,一直贴近并探索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媒体,而我们又能创建什么样的媒体。

与我们在内容制作方面的努力成正比的是,新京报的市场份额、阅读数据、经营业绩比例都在发生变化:今年以来,传统的报纸业务占业绩的比例已经在60%左右,而新媒体的收入正在大幅增长,比如与腾讯合作的大燕网的营收增加了一倍,报社的版权收入和新媒体广告也增加了一倍。需要强调的是,在一片寒冬中,在那些曾经号称领先一方的报纸面临亏损或者停刊命运的时候,新京报的传统业务依然保持稳定,有机构预测,今年报业的广告下滑了29%,而新京报1-10月份的广告收入增加了4.1%,预计今年的利润还能增长。

病树前头、沉舟侧畔,新京报为何能够做到“风景这边独好”?原因在于新京报一直在顺势而为,一直在改变自己,不仅是产品形态,还有传播方式。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新京报从来没有变过:它的灵魂、它的情怀、它的新闻专业主义,不仅没有变过,甚至连动摇都没有。

13年来,新京报始终坚守社会责任。新京报的创办,不是为了参与粉饰,不是为了交换利益,而是为了践行当时中央提出的满足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13年来,我们逼近真相,报道真相,传播真相,就是想承担起这份责任。我们没完没了地呐喊呼号,就是希望法治得以落实,公平正义惠及更多公民;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重构向上的价值,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进步。诚然,以当下媒体的地位,我们有很多不如意处。但媒体在,媒体人的责任就在,比如精卫填海,比如西西弗斯推石。因为责任的驱使,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新京报的记者总是出现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

13年来,新京报始终保持媒体应有的尊严。我们立志办一份纯粹的媒体:不媚俗,不盲从,相信常识,相信公理,有独立自主的价值判断,这是新京报的灵魂。我们希望,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我们重新翻看这份报纸时,依然不会脸红,不用找借口来为自己辩护:我们不曾在利益和权势面前迷失,没有讲过违背良知的话,没有写过违背常识的报道,没有利用话语权做交易。我们始终保持对真相的敬畏,对个体权利的尊重,对平等自由价值的推崇,即使为此付出所谓的代价,也坚持大道直行,无怨无悔。我们相信,只要新闻有尊严,民众才有尊严,只要新闻有力,这个社会就会有力。

13年来,新京报始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以新京报名义发表的各种报道、尤其是舆论监督报道成千上万。有人问为什么碰了这么多硬钉子,新京报依然能屹立不倒?就因为我们在这些报道中从未失实,坚守真实客观的原则,按照新闻规律生产新闻产品,摒弃强加在新闻上的桎梏,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办报理念。13年来,新京报以专业的手段、专业的水准为读者提供了迅速而准确的报道,揭露了很多被重重隐瞒的事实真相。从汶川地震、天津大爆炸到邢台洪灾系列报道,从定州血案、新泰把上访者关进精神病院、到周永康背后的利益关系调查,新京报体现的不仅是锐气,还有精湛的专业能力。负责报道一切,对报道的一切负责,这是我们创刊时的口号,支撑这个口号的,就是新闻专业主义。我不知道为何有人要攻击新闻专业主义,没有新闻专业主义,怎么构建媒体公信力呢?

13年来,新京报不曾改变的还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新京报在时政新闻民生化、社会新闻深度化、新闻评论常态化、报纸版式主流化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不仅被都市类媒体、也为很多党报所借鉴。在拓展新媒体产品方面,借助原创内容优势,与拥有强大渠道资源的互联网企业合作,创建了大燕网、“我们”视频、动新闻等新媒体产品。新京报微博有2300万粉丝,微信矩阵有500万粉丝。有门户负责人告诉我,新京报的内容原创能力,是目前国内媒体中最好的。我觉得应该谦虚一点,后面加个“之一”比较好。在这个喧嚣躁动、有个自媒体就自称王者的当下,我想说的是,自媒体有它的空间,但就是把所有的自媒体加在一起,也做不出如新京报对天津爆炸这样的全媒体报道,而这,正是新京报能够在这个沧海横流的互联网时代占有主流地位的根本原因。

变与不变,已经相伴新京报走过了13年,我想未来还会结伴而行。变,考验的是我们的勇气和智慧,不变,考验的是我们的信念和定力。如果能把“变与不变”处理好,新京报应该还会有更加美好的前程。

借今天的答谢酒会,我要表达就是两点,第一,请大家相信新京报,这是一份有灵魂、有底线、有品质的报纸;相信新京报人,这是一群有担当、有情怀、有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人,他们以前做得很好,未来会做得更好。

第二,我要深深地感谢大家。感谢主管部门给了新京报的理解和关怀,为新京报提供了成长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感谢各位广告商和合作伙伴,没有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不可能走到今天;感谢新京报的读者,共同的价值观让我们走到一起,未来我们还会给你们带去更多的惊喜。

从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到努力创建中国最好的原创内容平台,新京报走过了13年的道路。这一路走来,有喜有悲,有坎坷,也有坦途,有荆棘遍地,也有繁花似锦,有山重水尽,也有峰回路转,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在一直向前。我们心怀远方、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就是为了找到属于我们、也属于大家的东西,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找到。

祝在座的每一位嘉宾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cprpr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