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破解中国经济风险三角 L型企稳亟待国企及相关行业改革
风险铁三角迹象在中国已经出现苗头,即生产率下降、杠杆率上升、政策空间收窄。上述风险铁三角是最近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结论,黄益平认为,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当前中国经济中似乎也都存在。
今年增长靠楼市,明年靠什么?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答案已经非常明确。
“中国经济将进入长期的结构调整时期,未来的经济增长还是要靠以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10月21日,他在发布《2016年经济蓝皮书夏季号》报告时说。
李扬认为,全球经济存在几大趋势,即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低利率或负利率时代来临、通缩压力、债务水平居高不下和杠杆率上升、全球贸易低增速。而中国经济未来增速将逐步走低,向年5%-6%的增速水平不断过渡。
此前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为14.2%,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6.7%,是否企稳仍待观察。
导致如此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投资增速已经持续放慢。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8.2%,相比过去数十年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速,已经大幅放慢,由此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
不出意外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一个多月后举行,会议将总结今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
不少专家认为,今年全年经济保持6.7%的水平问题不大,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但是从长期看,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不能靠房市、股市加杠杆,还是要靠实体经济回升,而这需要加快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进行各项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
经济风险铁三角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过去支撑中国经济最主要的动力——投资,已经逐步减弱,另外一个动力——出口,也在放慢。经济主要靠消费保持稳定持续增长。
但最大的问题是,目前不断加大的投资,并不能确保经济快速增长。
北大国发院教授、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增长停滞。
一个十分重要的证据就是直线上升的边际资本产出率,即同样生产一个单位的GDP(地区生产总值)所需要的资本投入量已经大幅上升,这个趋势如果保持下去,那么总有一天,新的资本投入难以带来新的产出增长。
而与此有关的风险铁三角迹象在中国已经出现苗头,即生产率下降、杠杆率上升、政策空间收窄。上述风险铁三角是最近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结论,黄益平认为,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当前中国经济中似乎也都存在。“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企业提高投资效率。”黄益平说。
近年来,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逐年降低,而其本身的动力也在减弱。
比如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投资与GDP之比为80%以上,而在2007年、2000年,上述比例还在55%、36%的水平。
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可能出现投资额超过GDP的极端情况,类似的情况已在西部多省市出现。这意味着,大量的投资是无效投资,并未创造真正的GDP。
国家统计年鉴也反映了这一点,比如2000年投资额与固定资本形成额之比是1∶0.98,也就是1元钱投资可以创造0.98元的GDP。但是到了2010年,创造1元GDP,需要1.53元投资。到了2014年,是1.82元的投资,才可以创造1元的GDP。
为什么会出现投资没有效率,创造不了更多GDP的情况,背后的原因是投资中的土地成本不断升高,另外大量行业过剩,投资回报率甚至低于贷款基准利率,投资没有产生相应的回报。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以工业为代表的投资增速低,主要是因为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房地产投资比较慢,是因为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一二线城市面临土地供给难题。
基础建设投资比较快,是因为很多领域存在短缺。但是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大部分依赖贷款,存在杠杆率提升的问题。
全社会杠杆率上升
李扬指出,美国目前的情况是居民杠杆率下降,企业和政府杠杆率上升,中国今年的情况是居民、企业和政府杠杆率都在上升。
在目前经济增速下滑趋势难以扭转的情况下,杠杆率难以很快下降,这对“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不小挑战。
今年前三季度的钢铁和煤炭去产能任务完成了80%,但是钢铁产量同比增加了0.4%,其中9月同比增长了3.9%。
在去库存方面,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9612万平方米,相比20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9个月时间仅仅去了3%,去库存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降成本方面,中央力度较大,但是企业仍感到成本很高。至于去杠杆方面,2016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16万亿元,同比多增2558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72万亿元,占比接近一半,这反映出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的情况。
而这种依靠居民加杠杆购房,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加杠杆促进基建投资的路子,未必行得通,因为一二线城市房价高居不下,而加快基建投资引发的高负债问题也越发突出。
以中国铁路总公司为例,今年一季度实现收入合计2008.53亿元,税后利润为亏损87.27亿元,该公司截至今年3月末的资产总额6.35万亿元,但负债总额为4.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1.2%,每年仅仅债务利息就有几千亿。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今年前三季度“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实际进展有些变味。比如去产能变成了部分行业增加产量,同时全社会杠杆率在提升,该去的杠杆没有去。在降低成本方面有些进展,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
目前需要注意的是,“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目标改革,并没有配套的措施。比如去库存方面,本来三四线城市过剩,一二线城市商品房供给不足,现在造成了一二线城市去库存加快,房价高涨,该去库存的三四线城市没有去。
同时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加大投资,主要靠基建投资,但是以国企投资为主,效率比较低。
北大经济所常务副所长苏剑认为,现在的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没有符合城市化规律。
比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各地农民工到沿海打工,当时的学界认为这是“盲流”。其实这是农民进入城市转为工人,实现工业化的正常路径。
现在农民工和大学生都愿意到一二线或者更发达的城市,这也是符合城市化规律的,因为城市越大,越有规模效应,更能挣到钱。
放开中小城市户籍,但是农民工不一定愿意去,想去大一些的发达城市,但城市户籍管制严格。鼓励农民工买房去库存的结果是,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库存仍难以消化,一二线城市本来供给不足,现在更加短缺。
中国目前房地产总体已经满足了需求,因为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西方国家的标准,但是结构不合理。“很多三四线城市认为外来人口是负担,这是思维偏见,城市人口不达到一定水平,是无法实现规模化效应的。”苏剑说。
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
2017年没有房市推动经济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可能最终还得回到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上来。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认为,整个中国经济减速属于结构性减速。比如多年来劳动供给减少,年轻人劳动参与率下降。另外传统行业投资回报率下降,民企投资不积极等因素,都使得经济减速明显。
而2008年到2015年中国劳动生产率为8.16%,但是“十三五”会进一步降到6.9%。最大的问题是,目前中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但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很慢,2008年-2015年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速仅仅为5%,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速为7.4%。
未来随着中国从工业社会步入服务业社会,第三产业份额进一步增加,劳动生产率进一步下降,所以提高第三产业生产率是问题的关键。“这方面要放松管制和加快市场化改革。”他说。
他指出, 2015年通过金融加杠杆,导致GDP增速多了一个百分点,2016年通过房地产加杠杆,经济增速有望再多一个百分点。
但是2017年不能再靠加杠杆来刺激经济了,需要转向防止金融风险,通过推动服务业现代化水平,特别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要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话,核心还是要加快国企以及行业改革。
比如要尽快淘汰僵尸企业,但是国企要求保值增值,很多僵尸企业不仅不能被淘汰,还会被输血。国企因为有保障,所以银行更愿意贷款,尽管其效率低下。民企或者中小企业效率高,仍然很难得到银行支持。
这就使得大量的资金进入国企低效部门,同时低效的国企再以高成本的形式转贷给民企,造成实体经济利润越来越差,最后回报率越来越低,民企投资意愿不足。
苏剑认为,要确保劳动生产率提高,需要让低效的国企尽快从竞争领域退出,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相反,很多竞争的领域国企垄断情况越来越强。
“所以下一步要真正推进市场化方向改革,除了改革口号,还要有真正的改革措施出台。”他说。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