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八句话,读懂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燕赵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6/5/10 10:56:36   
>> 相关新闻链接

漫画/勾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正式进入中国政策话语体系仅数月的新词,在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出现。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今年要重点做好的八个方面工作,“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是其中之一。

报告说,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是什么?下面这八句话或许可以帮助你理解。

供给侧出了问题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国人出国旅游却“爆买”马桶盖、净化器、奶粉……国内生产的粗钢每斤价格与“白菜”相差无几,产能过剩成了重大包袱,但精钢特钢却需大量进口。

专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放缓,看似是有效需求不足,实则有效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需错配才是深层症结。当前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要把改善供给作为主攻方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描述人们口头上所说的“供给侧改革”,那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改革主战场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大家熟知的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属于需求侧。另一端的供给侧,包含了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供给侧改革就是从这些战场发力,让资源从产能过剩产业流动到有高需求的新兴产业去。

反思“三驾马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现后,中国推出了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但近年来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各界反思已使用多年的“三驾马车”思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意是,国民经济难以经过短期刺激政策实现V型反弹,而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这意味着,要解决中国经济所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刺激药方有局限性,根本之道在于推进结构改革。

改革五大任务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15个字构成当前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处置僵尸企业,化解房地产库存,防控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和补充供给短板等具体方面。五大任务,个个艰巨。

培育新动能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当前中国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绝非新计划经济

谈到供给,会不会想到计划经济时代?权威人士就此强调,中国要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其核心反而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扭曲。比如,那些没效益的僵尸企业有些地方非要给贷款,给补贴,它们将是供给侧改革的对象。

与供给学派大不同

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学派”,兴起的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美英等国深陷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泥潭。反观当下的中国,并没有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远非停滞。供给学派当时面对的问题是失业和滞胀,而中国当前的问题是供需不匹配。供给学派给出的“药方”是私有化、减税、紧缩货币等,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是全面改革,推进国企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率而非私有化;中国提出帮企业降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物流成本等,比西方减税内容丰富得多。

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理解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一把钥匙。它已进入中国高层执政话语的事实表明,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和行动将会陆续出台,重塑中国经济发展引擎。

(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cprpr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