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不愿来”到“不愿走”
来源:环渤海财经网 更新时间:2016/4/12 13:31:31   
>> 相关新闻链接

  

  从北京的中关村海淀园到“秦皇岛的中关村海淀园”有多远?企业最有发言权。

  北京中关村的漫游世纪(北京)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前期考虑了半年多,做了大量的调研,才决定成立全资子公司——秦皇岛漫游世纪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入驻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现在看来,来对了!”秦皇岛漫游世纪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关耀渠说。

  企业愿意来,距离再远都不是问题。企业不愿来,距离再近、交通再快捷,也依然是遥远的。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自2014年5月11日成立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吸引83家企业入驻,一大批北京的老中关村人开始扎根秦皇岛,落户秦皇岛的中关村高新技术项目已达近百个。

  从最初的“不愿来”,到如今的“不愿走”,什么原因让企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近日,笔者来到秦皇岛,探访中关村海淀园在京外落地的首个“分店”。  

  “没想到这里的市场环境这么开放”

  “这就是我们公司研发的智能立体车库专用控制器。”在秦皇岛市一个小区的地下车库,北京京溪友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永强指着立柱上的一个绿色小盒子告诉笔者,去年7月,他带着几个人的创业小分队来到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现在产品已在秦皇岛多个小区使用,人均创收超过100万元。

  “这个项目进行得这么顺利,多亏了秦皇岛整合当地市场资源,促进分园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让我们走好开拓新市场的第一步。”周永强说。

  笔者在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内采访发现,被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住的企业不在少数。

  来自北京中关村的北京千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自主研发的智能终端系统应用在了秦皇岛3000多辆出租车上。“这得益于秦皇岛主动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将我们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纳入政府采购名录。”副总经理贺经鹏说,过去他们研发在北京、生产在深圳,未来,他们将把北方的生产放在秦皇岛,在这里打造智能交通系统北方数据中心,建设智能交通设备产业基地。

  幼视通是一款针对幼儿教育的应用软件,家长可以通过手机中的这一软件,连接到幼儿园的监控,随时随地了解孩子在园内的动态。研发这一软件的秦皇岛铭软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铭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的分公司,总经理刘作盛表示,目前,他们正筹划在秦皇岛100家幼儿园建立试点,应用幼视通信息化教育管理系统。

  不少入驻秦皇岛分园的企业负责人表示,“没想到这里的市场环境这么开放”。在他们看来,比基础设施、资源要素等更重要的,是承接地市场对企业的开放程度,与高科技企业相配套的城市发展规划,为企业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创造的市场条件。  

  “没想到这里的创业生态和北京中关村一样好”

  “不久前,我们遇到资金瓶颈,因为科技型企业没有多少不动产,企业成立时间也短,找了很多家银行,都贷不到款。”在北京打拼8年的四川人魏炳林去年来到秦皇岛,创办了秦皇岛天辰科技有限公司,他告诉笔者,在e谷创想空间的帮助下,公司在秦皇岛银行贷到了款,解了燃眉之急。

  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的成立,为两地企业转移、产业对接搭建了平台,可对企业来说还不够。

  “创新企业落户其他区域,往往面临一堆问题,难免会有水土不服。”e谷创想空间负责人关耀渠说,创新创业离不开一系列的配套服务,这就需要“把中关村搬过来”。

  e谷创想空间由秦皇岛漫游世纪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创办,在这里,早期创业者能够享受房租优惠、路演厅等公共服务空间、创业导师培训、投资人资源等一系列服务。e谷创想空间通过引进中关村人才+资本+服务的孵化运营模式,在新兴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信息网络、高端软件、先进环保等产业方面为入孵创新创业者提供全程“中关村式”服务。

  “没想到这里的创业生态和北京中关村一样好。”抢先入驻的魏炳林说。

  这也成为吸引北京中关村企业落户秦皇岛的重要原因。目前,e谷创想空间已和52家企业签署入孵协议。在签约企业中,约有一半是北京企业的子公司或北京创业者二次创业,此外还有不少当地诞生的小微企业。

  “秦皇岛的e谷创想空间既能把中关村的创业生态系统进行复制,也可将中关村的优势资源与秦皇岛的创业者进行对接和共享。”关耀渠介绍,秦皇岛e谷创想空间将组建由北京海淀和秦皇岛两地高校教师、企业家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开展不定期的创业辅导,通过投融资对接会等多种展示沟通平台,发现优秀创业项目进行投资孵化,联系京秦金融机构争取设计最适合的融资服务产品。  

  “没想到这里和北京中关村的协同是全方位的”

  让企业愿意来,还要让企业留得下,仅靠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吸引力还远远不够,更要靠不断推进的制度创新。

  例如,中关村海淀园企业到秦皇岛落地发展,实现的地方财政收入,双方按照一定比例共享,同时还拿出一部分用于建立产业基金,扶持入园企业发展。这样的利益分配机制意味着,企业离开中关村海淀园,北京的税收不会完全失去,而秦皇岛也不必因为付出各种资源要素后得不到回报。

  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园区发展,核心在人才。中关村海淀园与秦皇岛分园实行双方人员派驻、挂职机制。目前,秦皇岛已委派2人常驻中关村海淀园,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也委派有着20年工作经验的老中关村人华占豪到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挂任副主任,推动分园与北京的对接。

  “我在中关村海淀园天天和企业打交道,知道哪家企业有什么优势和需求,哪些企业该怎么洽谈,企业也比较信任我。我来这儿的任务,就是促进两地资源对接,让有需求的海淀企业在秦皇岛更快更好落地。”仅半年时间,华占豪就促成7家北京企业在秦皇岛落地或签约。

  “没想到这里和北京中关村的协同是全方位的。有了这些支持和保障,就解决了企业到外地发展的后顾之忧。”采访中,不少企业坦露出这样的心声。

  “目前,我们正在对原有政策与中关村海淀园政策进行梳理、对比、研究,推进形成更加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正积极申请省、市支持,并上报国家批准给予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享受中关村的同质化政策,充分保障进驻分园的企业待遇不变,实现政策无差异对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吕爱国介绍。



责任编辑:cprpr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