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新中国60年经济生活扫描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9/24 16:22:18   
>> 相关新闻链接
·姜增伟: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大消费需求 ·解振华:中国太阳能装机容量和制造水平世界第一
·经济学家:小企业贷不到款 统计数字却"被增长" ·郎咸平:楼市目前是发烧不是回暖 迟早要烧糊涂
·吴敬琏称新能源汽车需国家战略 机会稍纵即逝 ·河北轮胎企业反贸易保护在美国胜诉
·周小川:需要不断调节货币政策松紧度 ·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肩负多重使命的一次"热身"
·李开复吐露了心声:“我不想再有老板了!” ·李一:从职业球员到瑞银中国区"掌门人"

    新华网上海9月24日专电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不少中国人对小康生活的梦想。60年后,电灯、电话不再是梦——普通白炽灯、荧光灯已更新换代,节能灯成时尚;固定电话遍及中国城乡,手机用户已超过6.8亿。这仅是60年来中国人经济生活变迁的一个剪影。

    60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实际增加了77倍。中国人的经济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从股市、汇市到网上购物、出国旅游,天天都能“与国际接轨”。中国人在变化中享受繁荣,在繁荣中寻找差距,期待经济生活中的点滴进步,能更上一层楼。

    从计划到市场: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从“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到“五子登科”(车子、房子、票子、妻子、孩子),不同时代的中国青年拥有不同的生活理想,折射60年间国人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781元,比1949年增长157.6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8.5倍。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61元,比1949年增长107.7倍。

    经济学家吴敬琏说,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迎来了“希望的春天”,人民生活水平一改曾经的停滞状态,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积、千人拥有家用电器数量大幅增长。

    60年间,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变。走过60年,中国人的着装不再是沉重而单一的色调,人们购买全球最新一季的香奈儿、古奇等名牌服饰箱包,显得轻松惬意。

    走过60年,中国人的餐桌“大变脸”,“土豆烧牛肉”早已成现实。从营养不足到营养过剩,后者所引起的肥胖及一系列“富贵病”正成为一些人忧心的新问题。

    走过60年,中国从“自行车王国”摇身变成世界汽车市场“龙头”。1958年,第一辆红旗轿车下线,半个世纪过去,而今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8亿辆,国产车、进口车,品牌款式令人炫目。

    走过60年,曾经以住房狭小拥挤而闻名的中国大都市上海,告别了“72家房客”的尴尬局面,2008年上海人均居住面积达16.9平方米。

    专家指出,一系列变迁,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学家张维迎分析,中国建立市场经济非常不容易,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很大代价。

    60年间,在人民所分享的经济繁荣背后,包含中国传统工业由弱变强,在“阵痛”中进一步实现结构转型的艰辛;也包含中国企业家冲破体制机制束缚,敢于在世界市场上“发声”的胆识和魄力。

    60年间,因为改革,中国经济绽放活力,提升实力;因为开放,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更趋现代化、全球化。经历过“公私合营”和“多快好省”搞建设的中国人,从“工厂人”“单位人”转变为“企业人”“社会人”。中国人的“经济身份”也不断翻新,从个体户到民营企业家,乃至正形成日渐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

    从炒股到上网开店:经济生活不断翻新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幽默的中国人如今轻松调侃自己的金融生活。谈论生财之道,不再是亲友邻里之间的一件尴尬事,相反成为某种身份和格调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手中的人民币已更新换代到了第五套。今天,在一些大城市,头发花白的老人也开始学习使用信用卡。

    从“温饱”到“小康”,中国人的日常经济生活已不停留在简单的储蓄和消费,“以钱生钱”的个人金融投资成为工薪阶层正当收入来源的一部分,这是60年前的中国人所不能想象的。

    “对我来说,如今炒股,就好像‘养了一只宠物’。”有“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怀定这样看待自己的金融行为。遥想上世纪80年代,“杨百万”把“大团结”(十元面额人民币)堆成一万元,好像一块块砖头。他说:“很多人看到我拿着装满人民币的箱子,都以为我是投机倒把,或走私文物,后来我索性雇佣了两名保镖。”

    杨怀定还说,有关股份制到底“姓社姓资”、炒股是不是投机行为,当年曾令许多人困惑,直到“小平南巡”之后,才慢慢解开心结。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