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改变收房租模式 产业园区借“双创”解转型困局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新时间:2016/3/14 9:21:45   
>> 相关新闻链接
·刘庆峰代表:AI是下一轮产业革命的“必争之地” ·光伏产业再迎重磅利好:三部委发文力挺
·京津冀首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出炉 7月起实施 ·京津冀产业转移目录将出 津冀承接八大重点产业
·中国设立机构明确标准推动硒产业有序发展 ·中国不断扩大的“夕阳人群”促生“朝阳产业”
·体育产业露天金矿 产业化大潮孕育投资机遇 ·中国出台集成电路产业新政 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
·钢铁业产能过剩将成常态:如何迈过生死线? ·大豆产业深陷内忧外患困局

  改变“重收益轻服务、做房东收房租”发展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给产业园区带来机遇。近年,产业园区经济保持持续强劲增长。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园区投融资不持续、恶性竞争、发展思路不清等问题开始显现。专家认为,产业园区应摆脱“重收益轻服务、做房东收房租”的单一发展模式,完善创业和创新服务,在“双创”中实现转型。

  发展步入“新常态”

  近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现身武汉蔡甸经济开发区,宣布格力投资50亿元的智能装备制造重大项目正式开建。蔡甸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表示,项目投产后将推动约20家格力配套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国内重要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实现年综合税收4亿元,成为武汉经济的新增长极。

  蔡甸经济开发区是我国众多产业园区的一个缩影。当前,中央政府致力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聚集效应的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载体,将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担负起优化产业结构的重任。

  我国的产业园区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第一类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而进行的;第二类是围绕创业产业等进行的,此类物业类型主要是一些创意产业园项目;第三类是围绕物流产业等进行的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含经开区与高新区)约300家,其中,东中西部占比依次为约49%、28%和23%。

  中国产业新区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产业园区支撑中国经济强劲增长。2012年,全国105个国家高新区实现GDP5.22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013年,全国约200个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升至约13%。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园区在支撑国民GDP的同时也进入增幅放缓的发展新常态。据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去年12月发布的《中国100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报告》,尽管排名前100位的产业园区经济增速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增速在下降。

  这份报告显示,从2014年开始,“百强园区”经济出现增速放缓。上榜的经开区平均生产总值增速从上一年度的17%回落至7%左右。2014年,高新区平均工业总产值增速由约15%下降到了14%,2015年前三季度出现个位数增长。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指出,在新增的经开区中,东部与中西部平分;在新增的高新区中,中西部更多。中西部园区虽然在数量层面有增长,但是在质量方面有待提高。

  转型面临三大挑战

  专家指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产业园区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投融资能力不强。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合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杨乐渝认为,中西部地区产业园区多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加工为主,持续投融资能力并不强。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园区投融资平台会出现贷款抵押物难落实、可经营资产不足、现金流短缺等问题。

  中部省份一位园区负责人介绍说,园区从投入到收回成本有固定周期。当地很多工业园区是靠区县级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的,动辄数亿元,多则上十亿元。如今,这些园区集中迎来了偿债高峰期。“园区企业融资本身就存在困难,加上银行借贷难以维系,民间借贷成本风险难控等因素,园区债务无法集中偿还,政府还债压力很大。”

  二是陷入恶性竞争。一些地方发展产业园区单纯只为招商引资,没有找准区域经济优势定位,导致产业园区特色不够鲜明,没有形成产业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协作发展的格局,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不少园区之间为争项目,竞相压价,不计成本,导致无序竞争,从而导致产业园招商难、空心化和泡沫化严重等,有的产业园区入驻率非常低,沦为“鬼城”。

  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只看产业园区数量,缺少产业规划。中部某市有大大小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多达数十家,包括很多利用废旧厂房建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区分布散杂,缺少特色,定位不清,入驻的企业和提供的服务都大同小异,除了地理位置和企业数量,很难找出其他不同。

  三是地方政府服务薄弱。一些地方把产业园区当成房地产项目运作,只是简单收取租金,企业入驻后便成了“甩手掌柜”。配套的金融、研发、营销、广告等外围服务业发展滞后,缺乏可持续的人才教育机构和完整培训体系。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詹庆明指出,一些地方政府认为产业园区只是地产和商业,有的直接把土地交给地产企业操作。用地产思维建产业园区,硬件思维明显,往往缺少长远产业规划,建出来的只是写字楼和厂房,不会形成产业链。

  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炜认为,“去房地产化”是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再用房地产的思维去开发产业园区,而是应该从行业、投资的角度为企业提供服务。

  事实上,一家龙头企业可以带活一个产业园区。要引来金凤凰,只筑好巢还远远不够。董明珠说,她之所以将智能装备制造这个重要棋子布局武汉,就是看中了武汉市委、市政府对企业的“态度”,“非常诚恳,急企业之所急,很感动。”

  借“双创”促转型

  当前,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迅速兴起。一些传统产业园正向孵化功能转型,发挥创新创业、线上线下、孵化投资等优势,因低成本、全要素受到创业者认可。

  位于湖北武汉的“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其所在地前身是昔日中国大型工业的聚集地,曾汇聚国营大型企业824工厂、武汉国棉一厂等工业产业。随着20世纪90年代企业改制、外迁,“汉阳造”陷入长达数十年的沉寂。

  近年来,“汉阳造”产业园转变发展思路,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商务、资金、信息、咨询、市场、人才支持、技术开发与交流合作等多方面。此外,园区还引入中介服务机构,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针对性、专业性的个性化服务。

  通过精细化服务,“汉阳造”园区实现了成功转型。园区企业数量从起初的22家发展至近百家,2014年,成功培育2家文创企业上市。当年实际解决就业人数近4000人。

  上海致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汉阳造”产业园项目负责人王慧日前被武汉市妇联授予武汉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从银行柜员做到行长,又在众人瞩目的情况下毅然决定下海,王慧说自己是创业者,她深知创业者需要怎样的服务,所以在制定园区发展战略时,她把满足创业者需求当成发展的第一要务。

  “园区多是些广告、影视传媒公司,学这些专业的孩子们,第一想法就是去北上广工作,因为那边已成气候,只有让他们感觉武汉的类似公司也不错,才能留住他们。”为了帮企业招揽人才,王慧亲自跑到武汉大学等高校,与对方签订合作协议,学生可根据自身专业选择对口企业实习。不少学生实习完就直接留下了。

  专家认为,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产业园的发展动力,要利用机遇实现转型。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教授说:“中国经济不缺增长动力。虽然工业增速在下滑,但是服务业发展在加快。”他认为,在“双创”浪潮中,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经济增长新动力在加快成长,将为园区提供机遇。

  “盘古智库”负责人易鹏建议,产业园区要想在创业和创新中有所作为,需要“软”“硬”兼施。地方要摒弃靠“卖地建房”“做房东收房租”的园区发展路径,整合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智库、中介组织、投资机构、孵化器等社会各方资源,发挥服务机构的集聚效应和创业创新规模优势,提升产业园区的“软环境”。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