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国富豪会沦为影视产业投资的新“炮灰”吗?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更新时间:2015/12/24 11:42:48   
>> 相关新闻链接
·地下炒油乱象:做局者吸金投资者巨亏 ·P2P平台不足两成设风险金 银行托管成关键
·道口贷罗川:P2P离真正的创新还很远,机会在哪里? ·熟知VC这十条投资风险偏好 早期融资可基本无忧
·年末部分理财平台风险集中暴露 投资者不要贪图高 ·未来投资上百亿 中航工业布局石墨烯
·股权众筹热潮下的立法冷思考 ·一P2P平台高调发布跑路公告 年底前后或激增
·房地产投资开启负拉动模式 建材行业过半亏损 ·12家失联私募机构名单被公示

  “最近,找我们的影视产业相关的项目和公司比较多,2014年算是收购并购元年,今年整体虽趋于冷静,但机会还是很多的。”昨日,新晖资本创始合伙人徐慧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止徐慧,接近年底的文化产业论坛中,以金融为主题的就不下三个,几位综合类基金的负责人表示,搅动影视产业新热度的核心有两点,一是今年有多部叫好又叫座的国产影片,二是今年票房达到400亿,二者表面上看上去没有什么关系,但给投资者却是极大的信心,那就是只要用心做好电影,市场还是会给予回报的。

  400亿票房是由“炮灰”孕育出来的?

  问题来了,之前用心做电影的投资人,市场未必给予了相应回报?

  如此问,影视圈内人士就两难了,什么叫好电影?标准何在?《小时代》系列算吗?《分手大师》算吗?但人家票房好;什么又叫好的回报?是票房还是奖项?名与利,对于投资人都是很重要。

  两难之间,有什么可以解决或者调侃一下主流价值观的内心需求呢?

  “美国有了金酸梅奖,是以评选美国年度最烂影片为目的,在每年2月奥斯卡奖揭晓前一天公布,起初,这个奖属于影迷们自发性的娱乐行奖项,但因特殊性,金酸梅奖已成为关注度很高的一个评选活动;我们也有人效仿着做了烂片奖项,叫金扫帚奖。”曾担任多部影片制片工作的王璐表示。

  本报记者查阅了下以鞭策中国电影而设立的该民间奖项,还是比较有趣的,比如, 2009年,最令人失望影片为《三枪拍案惊奇》、《刺陵》、《南京!南京!》,最令人失望导演为张艺谋与陆川;2010年为最令人失望影片:《孔子》、《大笑江湖》、《非诚勿扰2》;2010年最令人失望导演为胡玫(《孔子》导演)与冯小刚(《非诚勿扰2》导演);2012年最令人失望影片为《战国》《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关云长》。

  只要对中国电影稍有关注的人就会明显感觉到,最令人失望影片多为当年票房成绩还不错的影片,如此,有网友就评价此奖乃哗众取宠,但一笑了之后还是要理性地梳理下投资人两难背后逻辑。

  先从数据上看,从 2003年至今,电影银幕从不足2000块到接近3.1万块,影院数量从千余家到超过6200家,观影人次从7000万到11.4亿,票房从10亿元到400亿元。短短12年,中国电影产业以30%以上的速度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

  至于投资热度的高潮,并没有一个官方的统计,但本报记者从2004年开始关注电影产业发展至今有几点最明显的感触,一是2003年是一个投资高潮,这个高潮背后与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有着紧密关系。

  2003年9月28日,当时的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三个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新规定:《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

  “这三个规定是在2001年出台的《电影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再次为电影产业的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政策支持。对于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的资格准入,对于外资进入中国电影业,对于调整电影审批制度都做了若干更加有利于电影产业发展的新调整。”国家广电电影电视电影资金办主任姜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比如在制作方面,《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都阐明,虽然不允许外资在中国独立注册或者与国内非国有单位合资注册电影制片公司,也不允许外资在与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的制片公司中注册资本比例超过49%,但是允许并“鼓励境内国有、非国有单位(不含外资)与现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合作成立电影制片公司或单独成立制片公司;允许外资参股与境内现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合作成立电影制片公司。”

  虽然这种规定是在以国有电影制片单位为主体的前提下依然带有对目前国有电影企业的保护性质,但毕竟还是将制片环节推向社会,这对于投资者巨大的吸引力。

  有公开数据显示,到2005年,由民营资本、海外资本参与制作的影片超过75%,中外合拍影片数在35部左右。而2005年的票房为48亿,较于2004年增幅为28%。

  但2005年,因为《电影产业法》以及“电影分级管理制度”的流产在一定程度上让高速发展中的电影产业进入到一个平常期。

  “资本对电影的热情并不减,核心原因是电影产业风险虽大,但因这种娱乐产品还是承载着个人梦想或其他一些诉求,尝鲜并以赌博心态进入到这里的资本并不少,左右不过几百万,那时,玩一次的投资者很多,也是当时的富豪居多,即便做了‘炮灰’也无所谓。”曾任北京某影视集团副总的老电影人告诉本报记者。

  不过,风险并没有阻挡住 “炮灰”奔跑的步伐。

  2009年,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计划》等文件的发布,加之包括华谊兄弟等公司的上市再次引发了影视产业投资热,有一种估算是,单是这几家公司的上市就吸引了200亿的热钱进入到影视行业;从2012年开始,影视公司收购并购的案例就不少,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A股涉及影视行业的并购事件仅有7起,而2014年涉及该行业的并购事件共44起,公布了标的价值的并购38起,涉及资产价值301.76亿元。

  但每年的贺岁档期依旧是几十部影片扎堆的现象让投资者开始反思,电影是否真的赚钱?业界的一种说法是,每年生产几百部电影,能上映到院线的不过四分之一,其中盈利的不过5%。

  至今,无论是官方还是第三方,都没有中国电影投资整体投资的大数据分析,究竟谁在赚钱?

  这也让“炮灰孕育出了400亿票房”再次成为近期的争论焦点。

  投资风向标的秘密

  “全世界也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三分之二是亏损的,另外三分之一里面有50%是持平,另外50%是赚钱的。”一位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果这样规律不变,在《电影产业法》再次出台挑动包括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等排名前十的富豪的神经时,投资者还会前赴后继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电影产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以中国电影产业链上的“毒瘤”偷漏瞒报电影票房、票房“注水”现象为例,坊间的统计偷漏瞒报票房的手段目前不下20种,有媒体报道有的影院偷漏瞒报票房一年能达到上千万元,上述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偷瞒报票房”占比虽不及总票房的10%,但这种行为相当恶劣,其目的一是有的影院为了谋取私利,二是有的发行机构为了造成轰动效应,虚增票房。”

  今年9月,有消息称,总局将从三方面着手,治理严厉整治票房造假,一是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二是加强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三是加强人工监管。

  本报记者也了解到,明年1月中旬,相关部门将联合在全国开展百日整顿电影市场活动,重点打击虚报票房等恶劣现象,当然首先会开会动员,也有监察队伍,必要时也会引入第三方调查审计等多种方式进行监察。

  其次,地方政府对电影的支持态度与力度或会发生改变。

  比如,今年10月1日实行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电影专项资金按照4:6比例分别缴入中央和省级国库”, 而2006版中规定“国家管委会依据各省份上缴数额的40%按季返还上缴省,由省级管委会安排使用”,这表明返还地方的资金比例提高了两成。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修订版第二十条首次规定,“国家和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电影专项资金支出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这种方式有利于地方支配使用,节省资金流转程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姜涛表示。

  专项资金有多重用途,与2006版相比,此次修订版更为强调将电影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优秀国产影片制作、发行和放映,同时将适用范围扩大至重点制片基地建设发展和资助艺术创新影片发行、放映以及电影走出去等项目,其中影片创作也会成为一些地方省市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

  而深谙电影产业的投资人或许能从中闻到一些味道,因为电影专项资金虽不多,但其“扶持”的方向多是电影产业链中需要解决的环节,问题即方向甚至是机会,因此,专项资金也被视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资的一个风向标,比如,有专业人士进行过测算,最近几年,电影专项资金建设对影院建设到不少于20亿,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大概在1000个亿元,当然,除了能够获得一定补贴外,更多在于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而内容创作目前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强大IP,现在各家争抢的也差不多,接下来便是找到‘创作’IP的秘密了。”徐慧认为。

  这个秘密会又是什么呢?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