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索尼继续剥离业务谋战略收缩 自救多年效果甚微
来源:北京商报 更新时间:2015/2/25 10:56:03   
>> 相关新闻链接
·政府垄断致公共数据浪费严重 企业独木难支 ·张朝阳:传统门户迎来新起点 未来大有可为
·董明珠撤销与雷军10亿赌约 ·大佬“出轨”玩农业 醉翁之意不在酒
·央企将迎重组潮 3年内从112家缩至50至60家 ·潘石屹暗示马云和王健林赌局:万达广场关了好几个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快钱2015年收入要达29亿 ·董明珠:言辞犀利的实干者
·马云七年之后去达沃斯干嘛? ·刘强东豪言未来目标收入将达万亿

  

 CFP/图
CFP/图

  昨日,身处亏损泥潭中的索尼制定了未来三个财年的发展计划,明确将部件、游戏及网络服务、影视及音乐三大业务作为利润驱动力,而对低迷和亏损的电视、智能手机业务将控制投资规模,除此之外,继去年剥离电视业务后,索尼还计划于今年10月剥离视频及音频(Video &Audio)业务。业界专家指出,索尼自救多年效果甚微,从其发家的消费电子市场上收缩战略实属无奈之举。

  剥离业务为甩手

  索尼表示,将在今年10月1日起开始新一阶段的重组,尤其是将视频和音频业务部门剥离,使其成为自负盈亏的索尼全资子公司。另外,索尼还将着手准备其他业务的剥离,对此这些以子公司形式运营的业务单元,索尼将增强其自主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索尼第一次挥起剥离业务的大刀,早在去年初,索尼就将VAIO笔记本电脑业务出售给了日本JIP公司。同一时间里,索尼还剥离了电视机业务,使其成为独立运营的全资子公司。

  TMT行业分析师梁振鹏指出,一般来说,企业会剥离业务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部分业务资产能力强,剥离独立的目的在于拆分上市,从而获得更多的融资,另一种则是剥离不良资产,成立子公司有利于财务独立核算,并进行准确估值,从而为未来卖盘铺路。从索尼一次次剥离的这些业务来看,索尼的情况无疑属于第二种,其PC业务、电视机业务均都出现持续的亏损局面,而视频及音频业务营收虽然呈现正增长,但对利润增长贡献甚微。

  消费类市场收缩

  除了PC、电视机、音视频业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索尼未来将陷入亏损泥潭中的智能手机业务卖盘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因为智能手机对索尼整体业绩的拖累作用已越来越明显,一直未能有所好转。而索尼CEO平井一夫此前也透露,索尼将不再追求智能手机和电视业务的增长。

  观察人士指出,索尼在智能手机领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高端不敌苹果、三星,中低端又不如华为、小米等本土厂商,索尼兵败几乎已成定局。

  由此不难看出,这家曾被冠以消费电子巨头头衔的日本企业正与大众消费市场渐行渐远,甚至未来有可能索尼将不再是一家消费电子公司。

  在梁振鹏看来,索尼的战略收缩并不能美其名曰“转型”,实际是其自救多年未果之后的无奈之举。一直以来,索尼以大众消费市场(即B2C企业对消费者)见长,B2B(企业对企业)商用产品线优势不明显,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浪潮袭来之时,索尼并未抓住时机,像东芝、夏普等其他日系企业转型为一家B2B公司,消费类电子设备领域难突围,索尼才不得不向商用产品寻求出路。

  改写颓势难言乐观

  索尼表示,未来三个财年里将把部件业务、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影视及音乐业务作为驱动利润增长的部门,索尼将大力发展此类业务并进行强劲资本投资,欲借此同时达到销售增长及利润提升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索尼的CMOS影像传感器获得众多终端厂商的采购,应用在智能手机等设备中,可谓是有着较强的市场需求。元器件业务虽然保持盈利的正增长,但盈利规模很难与智能手机、电视机等终端产品相提并论。

  再说索尼影视及业务,即索尼影业公司Sony Pictures,影视行业投入成本大,能否盈利具有较大的风险,能否给索尼带来长期稳定的盈利还是个未知数。

  根据索尼预告,在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2014财年里,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销售收入12900亿日元(约合107亿美元)、部件业务销售收入为8900亿日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苹果iPhone在截至2014年12月的这一财季内的营收就超过500亿美元。

  由此来看,身处亏损泥潭中的索尼,尽管确立了新的业务发展重点,自救道路依然将会很漫长。

  北京商报记者 齐琳 曲忠芳/文 CFP/图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