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我国大企业要打破升级增效瓶颈
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4/8/28 10:12:44   
>> 相关新闻链接
·任志强:如其他因素不变明年9月房价上涨 ·天山海世界升级完工仪式盛装启幕
·途牛多点投资仍难摆脱盈利困局 线下平台面临困境 ·多面顺丰仅剩电商件痛点?
·中国最赚钱的500家民营企业是谁? ·中国企业:凭什么赢得下一个十年?
·雷士之争:无关对错 关乎契约 ·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
·万达酒店弃雅高等洋伙伴搞自营 王健林曾称托管是 ·三鹿女董事长减刑缘由成机密 家人望保外就医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大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国际大企业竞争格局中具有重大影响。我国大企业发展呈现出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员效率提升的积极迹象,但制约企业提质增效发展的瓶颈仍有待突破。深入研究国际大企业发展规律,总结我国大企业发展成就与经验,剖析我国大企业与国际一流大企业之间的差距,对推动我国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如果把大企业比作正规军,那么小微企业就是游击队。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具有船小调头快的特点。这类企业对市场敏感,适应性强,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小微企业本小力弱,在与大企业特别是国际大企业的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这就需要大企业在主战场上与国际对手博弈了。从统计数据看,这几年我国大企业的发展总体上还是不错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经营质量,在结构上变得更加合理。只有大企业的体质强健了,中国经济才算得上健康有竞争力。

  ——亚夫

  国际大企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世界500强与美国500强企业是国际一流大企业的典型代表,其发展趋势基本上反映了国际大企业的发展方向,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大企业的发展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1.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500强与美国500强的主体

  与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70%左右相匹配,在世界500强和美国500强中,服务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2014世界500强中,服务业在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净利润与资产等各方面均明显超过了制造业。在服务业发达的美国,服务业企业数量占2014美国500强的53%,其中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与保险类企业有76家;服务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占全部美国500强的57.4%,资产更是占到了80.9%。

  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占了近六成,与此同时,制造业服务化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制造业服务化不仅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业调整结构显著提升增加值的有力措施。世界500强制造企业服务收入比例超过25%,其中两成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

  2.国际大企业进入提质增效发展新阶段

  国际大企业已经迈过了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时代,进入了更加关注提质增效发展的新阶段。2014世界500强实现营业收入31.06万亿美元,增速为2.49%;与2013世界500强相比,营业收入增速进一步小幅回落。但与此同时,2014世界500强的总利润却比去年高速增长26.96%,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分别达到了6.3%、1.6%和12.6%。

  2014美国50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1万亿美元,与去年相比略增了1.23%,但净利润却大幅增长了31.69%,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14美国500强的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分别为8.9%、2.9%,是近十年来的最好成绩;净资产利润率达到了16.6%,仅次于2007美国500强17.1%的水平。

  3.金融企业与实体企业形成了共生共赢的紧密关系

  世界大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金融企业已经与实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二者共生共荣的紧密关系。实体企业是金融企业应当服务的对象,也是金融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无论是在世界500强中,还是在美国500强中,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润率与实体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之间都存在有显著的相关性:实体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将导致金融企业盈利能力更快下滑,而实体企业盈利能力的恢复将推动金融企业利润率的快速提升。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世界500强中实体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下滑到4.2%,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润率则迅猛下滑至0.8%。随着国际经济的逐渐复苏,实体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14世界500强中,实体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回升至5.2%,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润率快速增长至12.1%;2014美国500强中,实体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提升至7.4%,而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润率则更快提升为16.6%。

  我国大企业做大成绩显著做优做强有差距

  1.大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持续快速增加;2014世界500强中已经有92家中国内地企业入围,上榜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比法德英入围企业数量总和还要多6家。在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和少数股东权益总量指标中,中国内地上榜企业在主要经济体中仅次于美国,远远领先于其他经济体。

  2014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和已经相当于2014美国500强的74.9%,按2014美国500强49.55亿美元的入围门槛,2014中国企业500强中已经有375家企业可以入围。我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已经成为我国外贸最具活力和出口潜力的市场主体;2014世界500强中,已经有9家民营企业入围。

  2.大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以中国企业500强为代表的我国大企业群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营业收入、利润、税收与就业贡献都十分突出。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500强的规模扩张速度有所回落,但近年来的增速仍然保持在10%以上。2014中国企业500强共实现营业收入5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8%,2014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已经与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体相当。

  2014中国企业500强纳税总额为3.9万亿,相当于2013年全国财政收入12.9万亿的30.2%。2014中国企业500强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为2.5万亿,比上年增长10.2%,已经超过了全部国有企业2013年利润的总和(2.4万亿)。2014中国企业500强总共吸纳了3138.8万劳动力就业,占2013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的8.2%。

  3.我国大企业发展质量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中等水平

  我国大企业的发展质量不如美英企业,但明显好于日本、法国与德国企业,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中等水平。

  2014世界500强中,中国企业平均营收利润率为5.10%,英国、美国企业分别为10.2%与9.3%,日本、法国和德国企业分别为4.49%、3.40%和2.45%。近三年世界500强中美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分别为6.59%、6.60%和9.33%,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分别为5.56%、5.36%和5.10%;在美国企业盈利率持续提升的同时,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却在逐年下滑,这导致差距进一步拉大。

  2014世界500强中,美国企业只有4家亏损,中国企业却有16家,将近1/3的亏损企业来自中国。尽管中央明确提出了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我国企业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但我们离这一目标还很遥远。如何在做大企业的同时更快提升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已经成为长期横亘在我国企业面前亟须解决的难题。

  4.大企业科技创新贡献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国际上一般认为,当研发强度达到2%时,企业才能基本生存;当研发强度达到 5%以上,企业才具有竞争力。据测算,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在5%以上。我国大企业对创新投入的重视显然不足,有些企业甚至将创新投入当作企业利润的调节器。

  2014世界500强中92家中国内地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只有1.16%,与上年相比甚至还下降了0.05个百分点。2014中国企业500强合计投入研发费用5934.6亿元,比去年增长7.4%,远低于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企业平均投入研发经费14.1亿元,平均研发强度为1.25,比上年下降0.02。

  与不重视创新投入相仿,我国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动力也明显不足。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专利技术交易率只有5%,真正实现产业化则不足5%。

  5.大企业的国际经营能力仍处较低水平

  我国大企业正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整合与利用国际资源,但整体国际经营能力仍处较低水平。2013年全球100大跨国公司中,中国内地企业只有3家,平均跨国指数只有28.2%,远低于美国企业的平均值(53.4%)。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100大跨国公司排行榜中,中国内地企业也只有12家。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也一直都在14%左右。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也不乐观,投资巨额亏损案例时有发生。2011年,非金融类境外企业中,亏损的占22.4%。2012年,中央企业设立的近2000家境外企业中,盈利和持平的占72.7%,亏损的占27.3%。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对外投资收益逆差599亿美元,比上一年扩大70%;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规模超过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的结果,但也在很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低于国际跨国公司。有效提高国际化经营收益,我国企业仍重而道远。

  6.大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亟待加速

  近年来世界500强中中国企业的产业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现代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企业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与美日等国相比,我国大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道路还很漫长。

  2014世界500强的行业分布中,中国企业明显占优势是采矿与原油生产、金属产品、工程与建筑、能源、贸易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在以财产与意外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多元化金融与商业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金融服务领域,以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为代表的IT领域,以航天与防务、电子电气设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美国企业明显占据优势。正是因为美国上榜企业中拥有更多现代服务业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所以形成了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之间平均利润率的显著差异。

  7.金融机构与大企业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承担着为实体经济输血造血的功能;在整体环境恶化的时候,更需要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发展支持。从企业调研和数据分析角度看,我国金融机构在实体经济信贷支持方面不仅没有能够给企业充分提供其所需的支持,甚至存在有趁机进一步侵蚀实体企业利润的迹象。

  2013年12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高达7.20%,比2012年12月提升了0.42个百分点,远高于6.55%的五年以上期商业贷款基准利率。2014世界500强中美国金融类机构与实体企业的平均营收利润率分别是22.85%和7.87%,日本分别是9.12%和3.93%;中国分别是18.61%和2.24%。

  中国上榜企业中的金融机构的高利润率是在实体经济整体近乎微利的情况下实现,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反映了我国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利润的侵蚀。就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利润率关系而言,美国的双高模式与日本的双低模式可能是适合的;类似于中国的金融偏高、实体严重偏低的模式,显然并不利于金融为实体经济输血造血功能的实现。



责任编辑:cprpu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