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3万亿债务压顶钢铁业 上市钢企应收账款200亿
来源:腾讯 更新时间:2013/8/26 9:28:50   
>> 相关新闻链接
·反垄断剑指国内汽车行业 中国车价为何全球最贵? ·发改委反垄断直指行业协会“价格公约”
·下半年经营难言乐观 钢铁行业或现“年度亏损” ·《河北省行业(产业)发展报告(2012年度)》编纂完
·价格承诺倒逼中国光伏产业“强体瘦身” ·银行业大洗牌
·自媒体风行 别高兴得这么早 ·多晶硅行业危机:43家企业仅4家勉强开工
·能源企业做起“卖炭翁” ·最严措施将出台 河北钢铁业面临生死大考

  和往年一样,最新公布的上市钢企的中报业绩,依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惊喜。

  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已有18家上市钢企公布中期业绩,其中7家亏损,11家盈利。上半年上市钢企们的钢铁主营业务仍然不理想,各种营业外收入的输血以及财务技巧为不少钢企减亏、扭亏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市钢企应收账款达200亿

  数据显示,这18家上市钢企当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累计总额为29.7亿元,而营业外收入累计就达8.76亿元,其中包括总额高达6.11亿元的各种名目的政府补贴。

  最典型的依然是凌钢股份,公司当期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3亿元,而之所以中报最终能够实现3692.73万元的净利润,是因为上半年公司收到了高达3.88亿元的政府补贴。

  愈演愈烈的钢贸危机也将越来越多的大型钢企卷入其中。日前就有消息称,山东钢铁因深陷“保兑仓”融资,连收18份各大银行的诉讼函,涉案金额总计高达7.05亿元。

  事实上,上市钢企财务风险的高企也从其应收账款数据中可见一斑。媒体统计发现,截至6月底,18家已发布中报业绩的上市钢企应收账款合计高达197.69亿元,即平均每家逾10亿元。虽然上述数据相比上年同期的216.7亿元有所回落,但相比钢贸危机爆发之前的2011年——同样这18家上市钢企,当年中报显示的应收账款总额却仅为136.9亿元,增幅仍高达四成。

  铁矿石价格连涨挤压钢企盈利空间

  钢企盈利的短暂好转,正随着铁矿石价格的连续上涨而再度压缩。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已经突破140美元/吨关口,涨价幅度超过同期钢材价格涨幅。

  铁矿石价格自7月以来的突然上涨,已经出乎了很多业内人士的预料。在年初时,大部分市场人士对于铁矿石全年价格的预测区间在130美元左右。当5、6月铁矿石价格出现调整时,不少机构更是将二、三季度的矿价预测区间下调至110-120美元。而如今矿价的迅猛回调,已超出了部分人士的预期。

  海关数据显示,7月我国进口铁矿石7314万吨,环比增长17.4%,同比增长26.7%。1-7月累计进口铁矿石4.57亿吨,同比增加8%,累计进口均价为131美元/吨。

  中国钢铁协会人士认为,随着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小幅回升,铁矿石价格也呈小幅上涨态势。后期随着钢铁产量进一步下降,铁矿石需求将有所放缓,铁矿石价格将呈波动运行走势。

  海关数据显示,7月我国进口铁矿石7314万吨,环比增长17.4%,同比增长26.7%。1-7月累计进口铁矿石4.57亿吨,同比增加8%,累计进口均价为131美元/吨。

  尽管钢材价格出现回升,但是在矿价上涨的背景下,钢企的盈利空间再度被压缩。

  据中钢协统计,今年上半年会员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2.67亿元,销售利润率仅为0.13%,是工业行业中的最低水平。从分月情况看,利润连续6个月环比下降,其中6月份由盈变亏,亏损达6.99亿元。从7月份表现看,国内钢材价格指数有所回调,而进口铁矿石价格却不降反升,钢企效益面临连续下滑。

  钢铁业3万亿债务压顶

  钢铁企业的债务压力也与日俱增。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截至6月末,全国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负债已超过3万亿,其中银行贷款达1.3万亿。有35家钢厂在亏损经营,亏损面已达40%。同时,中国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均在上升。

  银行已经开始收口。一些钢厂此前拿到的授信已经失灵,新增授信更是难上加难;钢厂在还完到期贷款之后,能够拿到的新贷款也开始逐步减少。

  媒体报道称,2013年上半年,全国有39家钢厂资产负债率超过80%,15家钢厂资产负债率超过90%。而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的只有8家。

  3万亿的总负债和1.3万亿的银行贷款,让钢厂和银行一起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的半年财务数据显示,若按照目前的经营状况,在银行贷款到期前,钢厂依靠自身还钱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银行贷款还只是钢铁业债务危机的冰山一角。以钢厂为核心节点,诸多相关行业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资金链条。截至今年上半年,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应收账款1156亿,应付账款4327亿;应收票据1861亿,应付票据4176亿。

  钢铁业3万亿负债中,银行贷款为1.3万亿。为此,全国86家钢厂在今年上半年,支付了406亿的银行利息,是钢厂上半年22亿净利润的18倍。

  超过七成的银行贷款为短期贷款,达9371亿,长期贷款为3628亿。一个正在发生的变化是,最近两年银行对钢厂的长期贷款逐步减少,短期贷款却不断攀升。今年上半年银行对钢厂的短期借款同比增加1125.54亿,增幅13.65%;长期借款减少73.99亿,同比下降2%。

  更为严重的是资不抵债的钢厂已经出现。目前,全国有5家钢厂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分别为:首钢集团下属长治钢铁集团公司、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下属河北东山冶金工业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下属荣信钢铁有限公司、山东钢铁集团下属张店钢铁总厂、山西立恒钢铁有限公司。此外,未被纳入86家钢铁企业统计的中钢集团控股的吉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111.98%。

  中国实体经济的第一个系统性风险正在逼近。一年前爆发的钢贸商资金链断裂冲击波,终于袭至钢厂的门口。只是这一次,无论涉及资金规模还是产业波及面都远超钢贸危机。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