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中国金融》杂志中,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文称,假设我国今年新增8.5万亿元至9万亿元贷款,按12%的资本充足率简单估算,不考虑其他表内外风险资产增长,仅此一项需增加约1万亿元资本金;按照2010年、2011年上市银行资本补充的来源推算,今年银行业需要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至1.1万亿元才能满足贷款增长对资本补充的需要。
《中国金融》杂志是央行主管的全国性金融政策类杂志,央行官员发表在该杂志上的文章时常透露些政策信号,或是点评当下的经济金融形势。
盛松成表示,现阶段,我国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短期内,银行信贷增速不会明显放缓。为满足实体经济不断增长的贷款需求,银行必须获得持续的资本金补充。目前内源性融资已占我国上市银行核心资本增加额的60%以上,用利润补充资本是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他认为,按照目前的盈利能力,我国银行业能够满足正常的贷款需求,并能够有效抵御未来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2012年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3.3%,高于巴塞尔协议要求。
最近几年,我国银行业已经经历了几次再融资潮。随着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2013年初的实行,国内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出现普遍下降,这进一步加大了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
一季报数据显示,已公布资本数据的11家上市银行中,6家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幅度超过了1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方面,有2家银行下降幅度超过了1个百分点,其余的普遍下降幅度在0.2到0.8个百分点之间。
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此前也撰文称,据测算,如果5家大型商业银行保持现有的增长水平和内源融资比例,2014年将首次出现资本缺口405亿元,2017年资本缺口累计将达到1.66万亿元;如果利润在现有水平上下降30%,则资本缺口在2014年达3836亿元,在2017年则累计达2.82万亿元。
盛松成表示,银行可以通过净利润留存、发行次级债和资本市场融资等方式补充资本,但过于依赖外部融资会冲击资本市场。他认为,来自净利润留存的内源性融资,是目前我国银行业补充核心资本的主要渠道。2010年和2011年,上市银行增加的1.5万亿元核心资本中,近1万亿元来自净利润(包括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盈余公积和一般风险准备),占比60%以上。近1万亿元的净利润留存占同期上市银行拨备前利润的42%。内源性融资不仅为银行业持续支持实体经济提供了资本保障,也减轻了外部融资对资本市场的冲击。
刘士余指出,近5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年平均增长率达20%,资本消耗年平均增长则高达25 .8%,商业银行通过外源性融资方式补充资本约1.33万亿元。他认为,依靠外源融资的资本补充机制可以短期内缓解资本金的压力,但长期必须通过内部积累建立新的资本补充机制,增强盈利能力,并加强风险管理和成本管理。刘士余判断,银行表内资产扩张面临越来越大的补充资本的压力,依靠表内资产扩张的粗放经营方式不可持续。
在盛松成看来,长期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和直接融资的发展,银行息差可能缩小,利润增速可能下降,未来银行业需要调整经营发展战略,拓展盈利空间。如果不改善业务结构,银行盈利增速可能下降。因此,银行业需要加快业务转型,发展金融市场 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以调整利润结构,拓展盈利空间。
责任编辑:cprpu